第136节(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中某个叫做吴顺的太学学子,在荀粲的课堂上激动的脸都红了,他可就是那位笔名为玉散人的大神啊,不过这样的大神,自然比荀粲这样的至高神要差远了,荀粲的《三都赋》以及《花间词》虽然文学性很强,但他的销量,可不比通俗小说来得差,口碑又好,这不是至高神是什么?
  其实如今的《旦榜》杂志也掌控在荀粲的手中,若没有荀粲对这种逸文小说的支持,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发展呢,而之后诸多商人看到了这种娱乐业的潜力,便纷纷开始办杂志,发小说,追求利益的跟风,使得小说愈发风靡。
  至于“小说”一词,则来源于春秋诸子百家时期的“小说家”,古时之人以圣人在上,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谏,大夫规诲,士传言而庶人多以之谤之。而至孟春,徇木铎以求歌谣,巡省观人诗,以知风俗。过则正之,失则改之,道听途说,靡不毕纪。小说家者能代表平民社会之四方风俗。然亦因其之小道,而不为世人所重,终致弗灭。
  可如今“小说家”似乎又“死灰复燃”了,毕竟如今魏国风气开放,儒家文化由于战火被破坏之后,诸子百家又开始兴起,如今小说的风靡,让不少名为“公知”的有识之士惊呼,小说家开始崛起了!名为《大魏日报》的报纸便以此为标题,很外行的剖析了这一兴起的文化载体。
  事实上,北汉时期老早就有一位名叫虞初的小说家,号“黄车使者”,洛阳人,汉武帝时为方士侍郎,在《郊祀志》有载:“雒阳虞初等以方词阻匈奴、大宛。”虞初虽为北汉人,其功於小说家者为汇编丛谈之小说。据张衡西京赋曰:“小说九百,本自虞初。”可见虞初在整编小说上的地位。
  虞初著有《虞初周说》,内容为其所辑小说之汇编,篇类近千,非汇编而何。然卷帙浩繁,尤易散失,故其书亡佚亦早。
  真正的历史上也有这位名叫虞初的小说家,他被人号称是小说家的鼻祖,如今小说的繁荣状况,若是他泉下有知,一定会含笑九泉的。
  而既然有《旦榜》这样的周刊杂志,自然也免不了有日报这样的东西产生,而魏国也因此专门成立了一个管理杂志与报纸的部门,让一切变得井然有序起来,不过似乎不少“有识之士”,尚未将舆论看得太重要,于是自由的言论,导致是文化的空前发达,像河蟹神兽这种玩意是绝对不会产生的。
  傅澜在纠结的时候,已经将手伸向了那本《与公子榜首们同居的日子》,而她的脑中也陡然想起了之前那两个女孩交谈的内容,“第五十三章风月无边”已经挥之不去,她到底应不应该翻看这本书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