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五章 战略推演(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秘书挣扎着才解释道:“将军,这两位是国防人民委员会的,有一份备忘录需要你签字。”
  秘书没有说太多,但华西列夫斯基却像是被电着了一般,立刻就警醒了过来。
  如果在苏联,有一个组织可以让所有人都害怕的话。那么这只能有一个,国防人民委员会下的国家安全总局。在战后冷战时期,这个机构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克格勃。
  直接效忠于最高领袖斯大林,在其执行的任务中,甚至还击毙过一味苏联元帅,叶戈罗夫。
  华西列夫斯基还不知道,他回答的时候,声音都有些发抖:“什么事?”
  “将军,这份备忘录请您过目,如果没有异议的话,需要你最后签名。”特工递上了一份相对有些潦草的速记手稿,记录的内容却很详细,甚至连他和曾一阳的问候话语都一字不落的印在纸上。
  他低头默默的看着,左手习惯性的摸着上装的口袋,拔掉钢笔帽的时候,华西列夫斯基心中不由的生出一份屈辱的感觉来,他是总参谋部的次长,却在约见苏联盟友的密谈中,却受到国家机器的监视。
  难道他的忠诚,就那么不值得被信任吗?
  特工很满意的将签好字的文件收起来,微微点了一下头,转头对身边的副手说道:“马上送红宫。”就离开了房间。
  而心力交瘁的华西列夫斯基全身酸软的倒在了沙发上,满脑子都是曾一阳刚才说的话。
  “战略防御系统中,纵深防御应该是迟缓对手的行动,让国家拥有更多的时间完整全军全国的总动员。”
  “两国交战,实力差距处于弱势的一方,在第一波国防防御时候,不应该将最精锐的部队大量集结在国防边境,容易被对手在最短的时间内围歼……”
  “失去精锐部队,短时间内不仅军队士气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让完成动员的新兵,因为没有老兵,无法补充部队,而完全由新兵组建的部队,是毫无战斗力的。”
  ……
  夜色下的红场,没有夺目的霓虹灯,甚至连灯火都被管制了。
  黑暗中,星星点点的灯光是唯一在黑暗中能够辨识的亮点。
  斯大林坐在担任沙发上,手上拿着他钟爱的烟斗,一份不算太长的文稿放在膝上,看上一页,似乎还微微点头的表示认同文稿上的内容。
  当他看到一半的时候,他忽然皱起眉头来,苏军国防部署中,很多思路都是来源于死于大清洗的苏联元帅哈切夫斯基,这位国内战争时期就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的统帅,在战争之后,致力于研究苏联的战略防御问题和现代化建设的工作,并一再主张苏联的装甲部队的建设。
  大纵深,是苏联防御欧洲敌对势力的最后的一个筹码。
  可一旦开战,初期的防御该如何做,却是一个异常困难的问题。
  让斯大林承认,红军不如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德军,这是无论如何他都不会承认的。但如果一旦在开战之初,不仅没有把对手赶出国门,反而让精锐作战部队损失惨重,这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战略问题。
  想到这里,斯大林放下了手中的文稿,拿起电话给秘书处打电话,让朱可夫连夜赶到红宫,来商讨。
  苏军已经把国内一半的兵力都布置在西线国境线不到200公里的区域内,但是一旦前线的作战失利,被德军突破了边境防线,那么结果只能有一个,德军可以迅速推进到伏尔加河流域,这是一个让苏联陷入绝境的可能,斯大林不得不重视。
  半个小时之后,侍卫敲开了斯大林会客室的房门,斯大林没有站起来,只不过抬起头看了一眼从门口走进房间的朱可夫将军。
  随手将手中的文稿递给了朱可夫,斯大林说:“你先将这份备忘录仔细看一下,这是曾一阳和华西列夫斯基之间的谈话记录,大部分都是远东的战略推演。但是其中不少地方对于西线的防御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朱可夫连口气都不敢喘,拿起文稿仔细的看了起来。
  在蒙古的哈拉哈河边上,朱可夫当时临危受命,委任为第57特别军军长。这支部队是临时组建的精锐部队,包括第11坦克旅等之内的集团军一级的作战单位。
  在物资无忧的情况下,在兵力,武器装备都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将日军前线的第23师团和第7师团击溃,23师团几乎全军覆灭。导致日军在战争爆发4个月之后,宣布投降并开始苏日和谈。
  朱可夫和曾一阳的会面也正是在这种紧张的局面下发生,两人都是年轻俊杰,但是匆忙的会面之后,朱可夫需要谋划一场大胜来向日军显示苏联的军事实力。曾一阳却筹划部队进入东北之后的生存问题。
  所以,两人的接触不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