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5章 胶着的卫国内战【二合一】(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卫公子瑜不如赵偲杀伐果断,但他也做出了反击:他宣称其父卫费认为他忤逆的事纯粹是污蔑,并且,详细例举卫王费不治国事、荒淫无道的例子。
  但很显然,在这个注重孝道的年代,儿子说老子的坏话,哪怕这些坏话句句属实,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应当的事。
  这不,虽然是逼不得已情况下的自辨反击,但公子卫瑜的这番话,还是让有些原先保持中立的人对他产生了坏的印象:你堂堂卫国的王世子,难道就不懂得「子不言父之过」的道理么?
  于是乎,逐渐有人被舆论误导,以至于公子卫瑜的贤名,难免出现了几许污点。
  由于对卫瑜产生了误会,国内原本支持他的一些人保持了中立,而原本保持中立的人,在舆论上亦稍稍偏向了卫王费,甚至于就算是在东军当中,亦有一部分游侠以及平民因为这个误会而选择了离开——当然,这只是一小部分人。
  此时卫瑜这才真正意识到,情况远比他原先预测的更加糟糕,同时他也真正理解了表弟赵润的那句话的含义:你是否已有所觉悟?
  这段期间卫国发生的事,亦由青鸦众向魏国禀报,送至魏王赵润手中。
  在得知卫王费的手段后,赵润笑着对身边的大太监高和说道:“倘若这招数果真是卫王想出来的,那朕还真是小瞧了他……”
  大太监高和笑着附和道:“终究是卫国的君主……”
  赵弘润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虽说在他的印象中,卫王费始终是以昏昧之主的形象出现,但再怎么说,这也是他父亲赵偲那辈的人,况且对方在位的时间,比他父王赵偲还要久,岂是真的那么容易对付的?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想到表兄卫公子瑜,赵弘润微微摇了摇头。
  记得当日表兄卫瑜来咨询他的意见时,赵润就看出这位表兄并未作出觉悟。
  在这方面,赵润的老爹赵偲就很干脆果断——弑君杀父、囚杀长兄、流放臣弟(南梁王),待宗府与国内的赵氏一门贵族反应过来时,木已成舟、米已成炊,纵使有人反对也已无济于事。
  而相比较赵偲,卫公子瑜如今的做法就很愚蠢——其实倒也不能说是愚蠢,只能说是太过于优柔寡断。
  优柔寡断,并不能完全算做欠缺,但在某些关键时刻,它却会导致功败垂成,甚至会要了你的命。
  这好比这次卫国的内争。
  在赵润看来,你卫瑜跟濮阳那边解释什么?直接打过去不就完了?虽说强行与西军正面交锋,必定会使东军损失惨重,但要知道,这种事拖得时间越长,对公子卫瑜就愈发不利。
  然而,卫瑜瞻前顾后,竟将这场内乱拖了两个月——甚至于即便过了两个月之久,卫瑜一方还是没能掌握主动。
  不得不说,这使赵润对表兄卫瑜的评价稍稍降低了几分。
  两日后,礼部左侍郎朱瑾就卫国的问题,前来咨询赵润的态度。
  毕竟与秦、楚两国不同,卫国既是魏国的盟国,亦是依附魏国的臣属国,因此,作为宗主国,魏国自然不好对卫国的内乱视而不见。
  按理来说,魏国应该支持卫王费,毕竟卫王费亲善魏国一事众所周知,但奈何公子卫瑜却是赵润的表兄,因此,礼部也不敢自作主张,特地由左侍郎朱瑾前来试探这位年轻君王的口风,之后再决定以什么态度对卫王费与公子卫瑜。
  不过说实话,这件事赵弘润还真不在乎,因为无论是哪方胜出,于他魏国都没有什么直接影响:卫王费绝对不会也不敢背弃魏国,而公子卫瑜呢,也不会做出背叛魏国这种愚蠢的决定。
  是故,赵润便直接了当地告诉朱瑾,莫要插手卫国内部的事——毕竟这也是卫瑜之前的恳求。
  既然得到了赵润这位君王的指示,魏国当然不会参合卫国的事,纵使卫王费特地为了此事派来了使者,魏国朝廷礼部也只是委婉地表示:这是贵国的内事,我国不便插手干涉。
  由于魏国并未插手干涉,因此,卫国的这场内乱才延续到了九月。
  不过随着这场内乱的持续僵持,卫公子瑜亦逐渐意识到,再这样拖延下去,对他卫国极为不利,遂与麾下大将夏育击破西军的办法。
  不得不说,公子卫瑜虽然在用兵方面并无太多经验,但这么说也是熟读兵法的天纵之才,在苦思冥想思索了几日后,还真被他想到了一招计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