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节(2 / 4)
“......”
温续文听到这话,眉毛挑了挑,有点意思。
百姓对于这些朝廷的事,也就是听个热闹,有贪官被制裁就欢呼两声,不会去想这里面有没有什么深意。
可温续文不一样。
他看了一年多的京报,对目前朝廷上的各位官员有些初步的了解。
比如刚才那人口中的梁御史,是宫里德妃娘娘的亲哥哥,也是二皇子楚王的亲舅舅,目前是都察院的正三品副都御史,御史弹劾人并不奇怪,反而很常见。
关键是在于他弹劾的人——刑部郎中。
众所周知,大皇子吴王入朝后,掌管的正是刑部,梁御史弹劾刑部郎中,便是在打吴王的脸。
至于原因,温续文勾唇,他恰好知道。
当初元隆礼能被罢官免职,抄家流放,朝中出言弹劾他罪行的人,正是吴王一系。
而元隆礼是楚王外祖梁学士的门生,这样一来,很明显,是吴王断了楚王的一个助力。
那前几日梁御史的弹劾,显然是在回敬吴王之前所为。
一个刑部郎中并不算什么,只是区区正五品而已,可刑部归吴王掌管,他手下的人犯了错,没道理吴王能置身事外。
对于储位之争,只要有机会让对方失去一点圣心,那都是值得的。
显然楚王虽然被称为贤王,却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而且这贤不贤,还两说呢。
百姓们知道的八卦很多,而且多种多样,连某位官员去八大胡同□□,被家里的母老虎逮个正着的事,他们也知道。
温续文在茶楼坐了半个时辰,听到的八卦着实不少,有用的倒是不多,算是听个乐子了。
总体来说,目前朝堂上的局势还算稳定,丰靖帝虽然年老,可君威犹在,只要他一日不死,朝堂上就乱不起来。
三皇子燕王,也就是男主,目前还是个小透明,他虽领了工部的差事,可众所周知,工部也就是六部中的小透明,主管的都是一些水利,屯田,交通等一些工程的事,和朝政关系不大。
温续文听了那么多八卦,愣是没有一条和燕王有关,就连吴王府上侧妃的知名度都比燕王高,可见他是有多透明。
离开茶楼,温续文又在街上逛了一会儿,随意找了一家酒楼用了饭后,便回府了。
次日,两人一起去国子监报道,得到一张类似学生证的身份文书,今后可以凭借此物进出国子监。
现在还没到开学的时候,国子监中只有寥寥几个人,温续文两人没有久留,典薄厅的官员听到他们是从地方府县来的,也没什么交谈的兴趣。
出了集贤门,两人便离开国子监,路上,李司祈难得主动开口道:“国子监不愧是我朝最高学府,待入学后,我定要去典籍厅看看。”
刚才典薄厅的官员简单给他们介绍了国子监的一些情况,当说到典籍厅有无数珍藏典籍时,李司祈的眼睛就亮了,温续文就知道他肯定感兴趣。
听言,他笑道:“能有表哥这般好学的监生,国子监的博士们必定心悦。”
李司祈摆摆手,“续文谬赞了,我这样只知读书的人,可没人喜欢。”
他也知道自己的缺点,却依旧一心沉迷于读书。
温续文觉得李司祈很适合做学问的工作,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搞学问,岂不是也挺好?
报完道,两人没没事了,只等开学就好了。 ↑返回顶部↑
温续文听到这话,眉毛挑了挑,有点意思。
百姓对于这些朝廷的事,也就是听个热闹,有贪官被制裁就欢呼两声,不会去想这里面有没有什么深意。
可温续文不一样。
他看了一年多的京报,对目前朝廷上的各位官员有些初步的了解。
比如刚才那人口中的梁御史,是宫里德妃娘娘的亲哥哥,也是二皇子楚王的亲舅舅,目前是都察院的正三品副都御史,御史弹劾人并不奇怪,反而很常见。
关键是在于他弹劾的人——刑部郎中。
众所周知,大皇子吴王入朝后,掌管的正是刑部,梁御史弹劾刑部郎中,便是在打吴王的脸。
至于原因,温续文勾唇,他恰好知道。
当初元隆礼能被罢官免职,抄家流放,朝中出言弹劾他罪行的人,正是吴王一系。
而元隆礼是楚王外祖梁学士的门生,这样一来,很明显,是吴王断了楚王的一个助力。
那前几日梁御史的弹劾,显然是在回敬吴王之前所为。
一个刑部郎中并不算什么,只是区区正五品而已,可刑部归吴王掌管,他手下的人犯了错,没道理吴王能置身事外。
对于储位之争,只要有机会让对方失去一点圣心,那都是值得的。
显然楚王虽然被称为贤王,却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而且这贤不贤,还两说呢。
百姓们知道的八卦很多,而且多种多样,连某位官员去八大胡同□□,被家里的母老虎逮个正着的事,他们也知道。
温续文在茶楼坐了半个时辰,听到的八卦着实不少,有用的倒是不多,算是听个乐子了。
总体来说,目前朝堂上的局势还算稳定,丰靖帝虽然年老,可君威犹在,只要他一日不死,朝堂上就乱不起来。
三皇子燕王,也就是男主,目前还是个小透明,他虽领了工部的差事,可众所周知,工部也就是六部中的小透明,主管的都是一些水利,屯田,交通等一些工程的事,和朝政关系不大。
温续文听了那么多八卦,愣是没有一条和燕王有关,就连吴王府上侧妃的知名度都比燕王高,可见他是有多透明。
离开茶楼,温续文又在街上逛了一会儿,随意找了一家酒楼用了饭后,便回府了。
次日,两人一起去国子监报道,得到一张类似学生证的身份文书,今后可以凭借此物进出国子监。
现在还没到开学的时候,国子监中只有寥寥几个人,温续文两人没有久留,典薄厅的官员听到他们是从地方府县来的,也没什么交谈的兴趣。
出了集贤门,两人便离开国子监,路上,李司祈难得主动开口道:“国子监不愧是我朝最高学府,待入学后,我定要去典籍厅看看。”
刚才典薄厅的官员简单给他们介绍了国子监的一些情况,当说到典籍厅有无数珍藏典籍时,李司祈的眼睛就亮了,温续文就知道他肯定感兴趣。
听言,他笑道:“能有表哥这般好学的监生,国子监的博士们必定心悦。”
李司祈摆摆手,“续文谬赞了,我这样只知读书的人,可没人喜欢。”
他也知道自己的缺点,却依旧一心沉迷于读书。
温续文觉得李司祈很适合做学问的工作,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搞学问,岂不是也挺好?
报完道,两人没没事了,只等开学就好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