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连休沐三日,这样的事情在朝中并不多见。
  圣旨一下,朝中官员纷纷在私下议论开来,若说京中的大事,便是文帝亲自下旨让建安侯府分家,又让御史台彻查建安侯府三房私通宁王一事,还在当日召了建安侯府的女儿入宫侍寝。几件事窜起一处,足已在京中掀起轩然大波。
  这接连休沐的三日,应当是要在朝中,给闹得沸沸扬扬的建安侯府一事做交待,避免京中哗然。
  宁王之乱才结束,不少受牵连的世家如何获罪尚无最终定论;这三日,应当也查不清建安侯府三房私通宁王一事。
  楚家之事还要再错综复杂些,早前建安侯府二房的楚颂连曾在宁王逼宫当日曾入宫伴驾,还拦下了刺客保了文帝性命,年关时候的论功行赏应当也是有位置的,但这个关头忽得冒出来与宁王有染一事,怕是有人见不得建安侯府好的缘故。
  而陛下不仅没保建安侯府,还亲自下旨干预建安侯府分家,又接了二房的女儿入宫,想来,应是要保二房,弃三房,至于原本袭爵的大房怎么处置,一时便成了京中焦点。再加上还有消息传出,早前文帝是让礼部准备腊月二□□婚的,除却建安侯府二房的女儿,陛下似是也未曾心仪过旁的姑娘,京中纷纷猜测,陛下原本是准备迎建安侯府的女儿入主中宫的,偏偏这个时候御史台参了建安侯府一本,大婚怕是要无疾而终……
  但细究下来,还有一处值得商榷。
  陛下下旨让御史台彻查此事。
  御史台负责监察百官和民生,本不是大理寺。
  但陛下的原话就是让御史台彻查,而不是大理寺彻查,这其中便有说道了,也大有不同。
  若是大理寺彻查,便是刑讯。
  大理寺彻查之事,基本等同于有罪,要由大理寺来要判是否无罪。
  但在御史台,便是确认是不是有罪。
  两者大相径庭。
  这接连休沐的三日,御史台上下只怕都焦头烂额,陛下若真是想查,便早就责令大理寺查办了,但眼下要御史台查办,那查是要查,但怎么个查法,往哪种程度查,都让整个御史台如履薄冰……
  只有监察御史心中清楚,这次因为温国公的事情,御史台惹恼了陛下。
  御史台本是监察之职,但受了温国公的意思,将折子递到了封相处,本就是公权私用,陛下是明说暗道他失职。
  让御史台查,御史台又不是大理寺,又无刑讯,怎么查?
  便是真查出了,大理寺还要再介入,届时会不会推翻,又要重查多久,这些都无定论。
  陛下是将难题丢还给了他和温国公,若是查不好,他和温国公都下不来台,御史台更是颜面扫地。
  监察御史是没想到这次骑虎难下。
  ……
  御书房内,封连持和魏宁正一同面见李彻。
  李彻也直言不讳,“朕召了安阳郡王回京,这休沐的三日,朕是在等他回朝。”
  安阳郡王?
  封连持和魏宁都愣住,当初因为兵权一事,安阳郡王在京中闹得颇不愉快,当初温国公最后一番谏言,才最终将安阳郡王给彻底压了下去,但眼下看,安阳郡王除了脾气暴躁些,却并不似温国公这般行一手遮天之事。
  而宁王之乱,安阳郡王亦有让陛下的心腹借道,还让了驻军同行。
  此事,陛下是记在心里的,陛下召安阳郡王入京也是出师有名。
  用安阳郡王来掣肘温国公再好不过,安阳郡王正憋了一肚子的气,在朝中,安阳郡王若是同温国公针锋相对,又是个口无遮拦的,温国公怕是要很花些心思招架。同朝为官,温国公又不可能压安阳郡王一头,只能看陛下眼色。
  陛下怕是要温国公两头不讨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