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节(2 / 4)
“我就不去了。”薛夷光最终摇头拒绝了, 道:“我去了你们也不会自在。”之后薛夷光对着庄磬点了点头,便直接上了辇车。
庄磬看着薛夷光远去的背影,叹了口气,看来这位永嘉郡主也不像京中传闻的如此和善,拒绝人都如此干脆利落,而且不是容易讨好之辈。
这时,从一旁也走出来几位举子,对着庄磬问道:“如何?永嘉郡主可是答应了?”
“以庄兄的才学,永嘉郡主一定是欣赏的,应当是应了庄兄的邀约了吧?”另一位举子对着庄磬打趣道:“我们刚才在一旁看,郡主对庄兄的态度和善极了,和对待裴世子完全不同。”
“庄兄无论是才学还是相貌都样样出众,此次中举也是经魁,比那齐国公世子还要高上不少,郡主对庄兄一定心有好感,庄兄的好日子就要来了。”旁边又有举子眨了眨眼,一副揶揄嬉笑的样子。
乡试中,中试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能成为经魁,可见庄磬的才学不低。
庄磬听着众人的打趣,摇头道:“郡主并没有答应我的邀请。”说完后还对着旁边打趣的人道:“别胡乱说话,事关郡主清誉,我等还是不要胡乱说话。”但是对于那些人说薛夷光对她态度和善的话,却没有否认。
其实,当庄磬知道自己和永嘉郡主成为同科举子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些想法了,鹿鸣宴上,庄磬极力在薛夷光面前展露自己的才学,虽然被裴邵在诗文上压了一头,但是他早就打听过了,永嘉郡住不善诗词,即便是他被裴邵压上一头,永嘉郡主也不会看低自己。而且比起裴邵的咄咄逼人,庄磬尽力让自己表现出彬彬有礼的样子。
庄磬确实是汲汲营营之人,不然也不会有那盛赞园林之事,其实直到现在,庄磬都不知道自己拍在马腿上了,还正好被薛夷光听见,他觉得他是正确的。他父亲曾经教过他,若是遇到不懂的东西,只需要赞扬主人家就好,这样即便你说得不对,主人家也会因为面子不反驳自己,有时还会大喜,这是处世之道。
其实,庄磬出身商贾之家,家中富裕,但是文化上的熏陶却略有不足,家中子弟众多,只有他一个人有念书的天赋,家中只有财,在官场上却是一点势力都没有,所以庄磬在中举后就给自己规划好了,他一定要娶一位名门贵女为妻,这样他以后的仕途之路才能够顺畅。
只是这些名门贵女所在的地方他根本就进不去,他当时想过很多种可能,比如他可以娶座师的女儿,只是据他所知,座师方九时的女儿最大的还不到十岁,这样的话他只能在会试后娶妻。当然,除去座师的女儿外,他唯一可以接触到的只有同科的永嘉郡主。
庄磬确实抱着想要接触永嘉郡主,做仪宾的想法,若是能成功,他就能背靠安国公府,还有一个受皇家宠爱的妻子,这样他的仕途将一路畅通。
只不过,事情并不顺利,他觉得永嘉郡主虽然脾气温和,但是并不容易接近,他之前还是把事情想简单了。
虽然这次没有成功,但是庄磬却不想要放弃。他重新招呼着众人回到鹿鸣宴,鹿鸣宴这样结交人脉的好机会,他自然不会全都放在永嘉郡主身上,他已经打听过了,这其中除了裴邵外,还有不少高官之子,只要和这些人结交上,以后京中的各种宴会他也能有了门路,婚事也有更多的选择。
薛夷光不知道庄磬对自己的觊觎,若是知道,也不会当一回事,庄磬想要娶她不利于痴人说梦,先不说她自己根本就不喜欢庄磬,就说太后还打算撮合她与五皇子呢,还有京中各大高门勋贵觊觎她婚事的也不少,这些人都能排成一队了,庄磬根本排不上号。
此时,群里的大佬们,不禁对着薛夷光问道:“群主,你不打算结交人脉吗?”问话的是同昌公主,“我看我大唐的那些考进士科的人,各个都参加各种宴会,结交人脉,群主你这样对你以后的仕途不好。”
“大魏的科举和唐朝不同,唐朝在一定程度上参加科举的人还需要由官员推荐,投牒自进能成功者很少,所以那个时候诸多才子都会参加各种宴会,找到能为欣赏自己的官员,让这些官员为自己作推荐。”薛夷光和同昌公主普及大魏和唐朝科举的不同,大魏的科举更类似于明朝的科举。
薛夷光说完后,冯有接着道:“群主只适合做孤臣,不怡结交太广的人脉。太子多疑,而且他已经发现群主的不同,若是这个时候群主广交群臣,难免太子不会多想,太子对群主现在包容,但以后怎样谁也不敢确定,帝王多疑,群主还是只要做个孤臣就好。”
薛夷光听后也点头,“冯有姐姐说得对,我只适合做孤臣。”她的未来全部掌握在太子手中,她怕太子多心,毕竟一个超出这个时代的知识能给大魏带来的是机遇还是危机是不可估量的,太子绝不会让她成为大魏的危机。
“那接下来群主打算做什么?”巴清问道,她现在的商业帝国已经初具规模,她离自己首富的梦想更进了一步,她自然是希望接下来群主能够好好经营自己的产业,毕竟春闱还要过一年才能举行。
大魏的春闱和明清时期不同,是在秋闱过后一年的春天才会举行,这中间的一年多时间,薛夷光自然也有别的打算。
“可能会去游学。”薛夷光想了想回答道:“太子和老师都说过我对大魏的情况了解不够,所以我打算出去走走。”她一直生活在京都,从来都不了解京都外面的情况,这在之后的为政上就有了很大的短板,薛夷光不希望这个短板一直跟着自己,所以想要出去游学。
在古时,出去游学是很常见的事情。
第二日,薛夷光在和张微说了自己的想法后,张微果然十分赞同,“这个想法很好,我这两天就将我这些年游历的地方给你列举出来,你出去走走后,就会发现天下之大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出去走走,最起码你的心胸会开阔起来。”
“我大魏地貌广阔,风土人情各不相同,所以在施政之时,各地也不能用相同之法,有的地方甚至律法不通,这些你游历后就会发现。”张微这些年周游各地,对于这些有很深刻的体悟,所以在说这些的时候很是感慨。
“你的两个师兄在会试前也都是游历过的。”张微是很支持薛夷光想要游历的想法的,之前他还觉得这个弟子是个女弟子,不一定愿意出去游历,如今看来,是他小看了这个徒弟,目光深远,知道自身的不足,而且还会愿意改进,这很不容易。
薛夷光获得了张微的支持很是开心,但是当她把这个结果告诉安国公夫妇的时候,安国公夫妇却沉默了。对于安国公夫妇来说,女儿刚回来,却又要离开自己,他们是不愿意的,但是他们又不想让女儿的愿望落空。
“你容我和你阿爹商议商议。”安国公夫人温柔地对着女儿说道。
薛夷光点头,她没有选择先告诉太子,而是选择先告诉安国公夫妇,便是想要给安国公夫妇接受的时间,她不想要逼迫他们答应。
安国公夫人在女儿离开后,看着安国公道:“你要不然辞官吧?我们陪着阿瑶一起去!” ↑返回顶部↑
庄磬看着薛夷光远去的背影,叹了口气,看来这位永嘉郡主也不像京中传闻的如此和善,拒绝人都如此干脆利落,而且不是容易讨好之辈。
这时,从一旁也走出来几位举子,对着庄磬问道:“如何?永嘉郡主可是答应了?”
“以庄兄的才学,永嘉郡主一定是欣赏的,应当是应了庄兄的邀约了吧?”另一位举子对着庄磬打趣道:“我们刚才在一旁看,郡主对庄兄的态度和善极了,和对待裴世子完全不同。”
“庄兄无论是才学还是相貌都样样出众,此次中举也是经魁,比那齐国公世子还要高上不少,郡主对庄兄一定心有好感,庄兄的好日子就要来了。”旁边又有举子眨了眨眼,一副揶揄嬉笑的样子。
乡试中,中试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能成为经魁,可见庄磬的才学不低。
庄磬听着众人的打趣,摇头道:“郡主并没有答应我的邀请。”说完后还对着旁边打趣的人道:“别胡乱说话,事关郡主清誉,我等还是不要胡乱说话。”但是对于那些人说薛夷光对她态度和善的话,却没有否认。
其实,当庄磬知道自己和永嘉郡主成为同科举子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些想法了,鹿鸣宴上,庄磬极力在薛夷光面前展露自己的才学,虽然被裴邵在诗文上压了一头,但是他早就打听过了,永嘉郡住不善诗词,即便是他被裴邵压上一头,永嘉郡主也不会看低自己。而且比起裴邵的咄咄逼人,庄磬尽力让自己表现出彬彬有礼的样子。
庄磬确实是汲汲营营之人,不然也不会有那盛赞园林之事,其实直到现在,庄磬都不知道自己拍在马腿上了,还正好被薛夷光听见,他觉得他是正确的。他父亲曾经教过他,若是遇到不懂的东西,只需要赞扬主人家就好,这样即便你说得不对,主人家也会因为面子不反驳自己,有时还会大喜,这是处世之道。
其实,庄磬出身商贾之家,家中富裕,但是文化上的熏陶却略有不足,家中子弟众多,只有他一个人有念书的天赋,家中只有财,在官场上却是一点势力都没有,所以庄磬在中举后就给自己规划好了,他一定要娶一位名门贵女为妻,这样他以后的仕途之路才能够顺畅。
只是这些名门贵女所在的地方他根本就进不去,他当时想过很多种可能,比如他可以娶座师的女儿,只是据他所知,座师方九时的女儿最大的还不到十岁,这样的话他只能在会试后娶妻。当然,除去座师的女儿外,他唯一可以接触到的只有同科的永嘉郡主。
庄磬确实抱着想要接触永嘉郡主,做仪宾的想法,若是能成功,他就能背靠安国公府,还有一个受皇家宠爱的妻子,这样他的仕途将一路畅通。
只不过,事情并不顺利,他觉得永嘉郡主虽然脾气温和,但是并不容易接近,他之前还是把事情想简单了。
虽然这次没有成功,但是庄磬却不想要放弃。他重新招呼着众人回到鹿鸣宴,鹿鸣宴这样结交人脉的好机会,他自然不会全都放在永嘉郡主身上,他已经打听过了,这其中除了裴邵外,还有不少高官之子,只要和这些人结交上,以后京中的各种宴会他也能有了门路,婚事也有更多的选择。
薛夷光不知道庄磬对自己的觊觎,若是知道,也不会当一回事,庄磬想要娶她不利于痴人说梦,先不说她自己根本就不喜欢庄磬,就说太后还打算撮合她与五皇子呢,还有京中各大高门勋贵觊觎她婚事的也不少,这些人都能排成一队了,庄磬根本排不上号。
此时,群里的大佬们,不禁对着薛夷光问道:“群主,你不打算结交人脉吗?”问话的是同昌公主,“我看我大唐的那些考进士科的人,各个都参加各种宴会,结交人脉,群主你这样对你以后的仕途不好。”
“大魏的科举和唐朝不同,唐朝在一定程度上参加科举的人还需要由官员推荐,投牒自进能成功者很少,所以那个时候诸多才子都会参加各种宴会,找到能为欣赏自己的官员,让这些官员为自己作推荐。”薛夷光和同昌公主普及大魏和唐朝科举的不同,大魏的科举更类似于明朝的科举。
薛夷光说完后,冯有接着道:“群主只适合做孤臣,不怡结交太广的人脉。太子多疑,而且他已经发现群主的不同,若是这个时候群主广交群臣,难免太子不会多想,太子对群主现在包容,但以后怎样谁也不敢确定,帝王多疑,群主还是只要做个孤臣就好。”
薛夷光听后也点头,“冯有姐姐说得对,我只适合做孤臣。”她的未来全部掌握在太子手中,她怕太子多心,毕竟一个超出这个时代的知识能给大魏带来的是机遇还是危机是不可估量的,太子绝不会让她成为大魏的危机。
“那接下来群主打算做什么?”巴清问道,她现在的商业帝国已经初具规模,她离自己首富的梦想更进了一步,她自然是希望接下来群主能够好好经营自己的产业,毕竟春闱还要过一年才能举行。
大魏的春闱和明清时期不同,是在秋闱过后一年的春天才会举行,这中间的一年多时间,薛夷光自然也有别的打算。
“可能会去游学。”薛夷光想了想回答道:“太子和老师都说过我对大魏的情况了解不够,所以我打算出去走走。”她一直生活在京都,从来都不了解京都外面的情况,这在之后的为政上就有了很大的短板,薛夷光不希望这个短板一直跟着自己,所以想要出去游学。
在古时,出去游学是很常见的事情。
第二日,薛夷光在和张微说了自己的想法后,张微果然十分赞同,“这个想法很好,我这两天就将我这些年游历的地方给你列举出来,你出去走走后,就会发现天下之大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出去走走,最起码你的心胸会开阔起来。”
“我大魏地貌广阔,风土人情各不相同,所以在施政之时,各地也不能用相同之法,有的地方甚至律法不通,这些你游历后就会发现。”张微这些年周游各地,对于这些有很深刻的体悟,所以在说这些的时候很是感慨。
“你的两个师兄在会试前也都是游历过的。”张微是很支持薛夷光想要游历的想法的,之前他还觉得这个弟子是个女弟子,不一定愿意出去游历,如今看来,是他小看了这个徒弟,目光深远,知道自身的不足,而且还会愿意改进,这很不容易。
薛夷光获得了张微的支持很是开心,但是当她把这个结果告诉安国公夫妇的时候,安国公夫妇却沉默了。对于安国公夫妇来说,女儿刚回来,却又要离开自己,他们是不愿意的,但是他们又不想让女儿的愿望落空。
“你容我和你阿爹商议商议。”安国公夫人温柔地对着女儿说道。
薛夷光点头,她没有选择先告诉太子,而是选择先告诉安国公夫妇,便是想要给安国公夫妇接受的时间,她不想要逼迫他们答应。
安国公夫人在女儿离开后,看着安国公道:“你要不然辞官吧?我们陪着阿瑶一起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