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节(2 / 4)
吴桐舒之前被裴邵问得有些哑口无言,明知道变法是对的,却反驳不了什么,如今薛夷光愿意帮自己,吴桐舒自然高兴,赶紧笑着道:“郡主是我们京都的解元公,若是郡主不能参加文会,那其他人就更没有资格了。”在杨廷和面前教养长大的吴桐舒,自然不是柔软可欺的性子,他辩不过裴邵,不是因为他才学不够,主要是因为他对变法没有裴邵了解地那么多,当然还有就是他的口才真的不好。
薛夷光是京都的解元,而且吴桐舒都说出那样的话了,裴邵等人脸色难看,自然也说不出不让薛夷光参加的话。
薛夷光的口才自认还可以,但是这个时候她向来还是求稳的,所以她将蔡琰大佬的“博学才辩”的红包加载上,然后对着对面的裴邵道:“裴世子说的话我不敢苟同,赋役合一本就是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怎么到了裴世子的口中却成了残害百姓”
“裴世子代表的到底万千百姓,还是世族豪门?”薛夷光冷声道,从一开始薛夷光就能够知道裴邵是站在世族豪门的立场上来查找赋役合一的弊端,对于世族豪门来说从土地清查丈量开始,他们就开始反对,到了现在这些人反对的更加厉害。
“赋役合一,由银钱取代谷物上缴,百姓若是手中没有这么多的银子怎么办?”裴邵也不甘示弱,他知道对付薛夷光不像是忽悠下在场的其他人那么容易,他见过薛夷光乡试时的策论,他不得不承认薛夷光在这方面比他见解要深得多,他也知道自己之前确实是小瞧了薛夷光,而且薛夷光牙尖嘴利,裴邵只能拿出自己的杀手锏。
薛夷光也知道裴邵说的是事实,如今朝堂之中那些反对太子和杨廷和变法的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反对意见便是这个,当然还有其他,比如白银的分布不均。
果然,薛夷光刚想完这点,便听到裴邵接着道:“如今银两多在南方,北方的百姓手中根本就没有多少银两,他们根本就无法负担要缴纳的税钱,变法之弊端不用我等再说,诸位也可窥见。”
薛夷光知道裴邵说的是事实,这也是各地官员中反对地最厉害的一点,其中以山东官员为最,这也能够解释了为什么山东解元刘芳明明和浙江解元颜铄不和,却还会站在裴邵这一边。
如今大魏的白银大多数由对外贸易获得,以陶瓷,茶叶,生丝,丝绸,中药材为主,大多是江南所产,而北方的百姓手中大多是没有银子的,这样百姓要将手中的谷物找到商家换成银钱,再将这些银钱上交。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问题,若是商人恶意压价,百姓就会贱卖谷物,这样百姓手中的银钱就不够交税,长此以往,百姓交不起税钱,最后就会沦落为流民。
这样的问题,反对之人明白,薛夷光明白,太子和杨廷和怎么可能不明白,这个问题薛夷光早在很早的时候就注意到了,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薛夷光会让太子去倭国挖银山,她让太子去挖银山自然不单单只是因为航海的缘故,航海要的钱她自己攒攒也能够。
“如果改成朝廷统一制定粮价,收购粮食,发放给百姓银钱,百姓再用这些银钱交税呢?”薛夷光继续道:“这点是朝中最新提出来的方案,裴世子怎么对其他事情知之甚详,侃侃而谈,却绝口不提朝廷最新的政策呢?”
这是太子和杨廷和等人最新商议出来的政策,银子珍贵,但是它真正的作用是充当货币,因此它就要发挥它货币本身在商品流通中的价值,这样的政策可以将从倭国挖出的银子让它们在百姓中流通起来。
第137章 辩驳
裴邵所说的问题, 确实是改革变法中的难点,她前世的历史中所主持的差不多的变法,其中银两的问题就成了最大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当时的白银主要来自对外贸易, 国内白银产量很少。
还有白银产生的问题有很多, 当时最臭名昭著的就是“火耗银”事件, 产生这个事件的原因就是因为官员贪腐, 剥削百姓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不是不可以解决,官员的问题会由太子和首辅杨廷和解决,她现在要的是纠正裴邵给在场的学子灌输的错误思想。
对于薛夷光说回答的话, 裴邵原本洋洋自得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变法能够推进到现在这个地步, 不可否认, 不管是太子, 杨廷和还是支持变法的官员, 脑子都很正常, 竭力找到解决反对一系提出的所有问题的方法, 白银的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前几日当太子和杨廷和提出由朝廷制定统一的粮食收购价格, 以白银交换, 让白银在大魏流通时,当时以齐国公为首的二皇子一系便反对过, 理由也很简单,因为大魏国库中的银子并不多。
但是太子也很快给出了解决的办法,他已经在倭国找到了银矿,而且开采量基本上足以够大魏使用。这个时候, 众人才明白, 为什么太子两年前不顾众人的反对非得要攻打倭国的原因。当时太子给出的攻打倭国的理由也很简单, 因为倭国沿海有很多流寇为倭国人,他们经常骚扰沿海百姓,打劫海上的船只,不过这些都是小事,哪里用得着攻打倭国。
而且倭国不过是弹丸之地,物资贫瘠,对于大魏来说根本就没有出兵的必要,但是太子坚持,如今看来,太子当初的决策便是为了这倭国的银矿,试问谁又能知道倭国这么小的地方居然会有一座那么大的银矿。
裴邵被薛夷光拆穿了脸色不好,他知道他若是用齐国公当初反对太子的理由反驳薛夷光,只会更丢面子,所以只能道:“自古以来,变法很多,可是真正能增强国力的又有几次?大多数的变法都只会让百姓负担加重,苦不堪言。”
其实,以齐国公府为代表的权贵大族之所以会反对变法,是因为变法触及了他们的利益,比如清查丈量土地等等,太子变法是为国,为百姓,而这些人反对却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薛夷光听到裴邵的话,嗤笑道:“裴世子这是没话说了吧。变法的情况到底如何,咱们举个例子就知道了,如今新的赋役合一法在广平府邯郸县就已经施行,邯郸县的赋役种类繁多,包括下税,秋粮,马草,驿传,种马草料,均徭,里甲等各项折银一共是两万五千零四十九两,分别根据优免中地,无忧免中地,寄庄加倍中地等等,当然丁户也分几级不等,通过折算这每亩耕地向朝廷缴纳三钱到一两银子不等,每丁向朝廷缴纳一钱银子到九钱银子不等。”
“诸位试看,原本的徭役都以缴纳银两取代,再有朝廷雇人履行徭役,如此化繁为简,诸位可根据自身所在家乡的情况试想,以邯郸县的征收标准,这会加重百姓的负担吗?在我看来,这不会,这只会帮助百姓减轻负担。”赋役合一是大势所趋,化繁为简更是大势所趋,赋役合一绝对是进步的创举,只是在于执政者能不能用好官员,只要各地的官员不以其他各种名义多向百姓加税赋,赋役合一绝对是在帮助百姓减轻身上的负担。
齐国公府等权贵不同意,甚至一些官员都极为反对的原因,是因为这项政策触动了他们的利益。赋役合一的实行,使原来的“民收民解”改为“官收官解”,朝廷直接收税,致使底层官员无法贪腐,这些人自然不愿意。
也正是因为如此,前世的历史中有很多官员甚至开始出现鞭外鞭,条外条,给百姓有加赋税,使得百姓的负担加重。
所以,方法是好方法,只是实行的人是混账,这才加重了百姓的负担。针对这一点,薛夷光觉得“养廉银”是个好办法,养廉银就是高薪养廉,这在她前世的时候很多国家都开始实施,在大魏当然还需要一点一点来,其实大魏官员的俸禄不算低的了,只不过在薛夷光看来还是要再高,廉洁是毕竟是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的,她当然相信有高尚廉洁的人,但是大多数的官员还是需要物质生活保障的,这是人之常情。
薛夷光举出的例子,让在场的学子们开始换算成自己家乡的情况,发现确实如此,如果按照薛夷光给出的数字折算他们家乡的情况,这种变法确实是对百姓有益的。
听到那些学子的讨论,其实薛夷光不得不说,还没有中举的学子们比朝堂上的那些官员单纯太多,最起码很多人是真的怀揣治国报国的理想的,而不像是一些为官多年的官员想到的从没有国家,只有自己的利益。
裴邵看着越来越多的中立举子倒向薛夷光那边,心中自然气愤,他觉得薛夷光是他的克星,凡是有薛夷光在的地方他总是那么倒霉。今日裴邵来参加诗会,为的便是拉拢这些中立的举子,在会试上答卷上让这些人反对变法,从而让景祐帝看到,决心废除变法。 ↑返回顶部↑
薛夷光是京都的解元,而且吴桐舒都说出那样的话了,裴邵等人脸色难看,自然也说不出不让薛夷光参加的话。
薛夷光的口才自认还可以,但是这个时候她向来还是求稳的,所以她将蔡琰大佬的“博学才辩”的红包加载上,然后对着对面的裴邵道:“裴世子说的话我不敢苟同,赋役合一本就是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怎么到了裴世子的口中却成了残害百姓”
“裴世子代表的到底万千百姓,还是世族豪门?”薛夷光冷声道,从一开始薛夷光就能够知道裴邵是站在世族豪门的立场上来查找赋役合一的弊端,对于世族豪门来说从土地清查丈量开始,他们就开始反对,到了现在这些人反对的更加厉害。
“赋役合一,由银钱取代谷物上缴,百姓若是手中没有这么多的银子怎么办?”裴邵也不甘示弱,他知道对付薛夷光不像是忽悠下在场的其他人那么容易,他见过薛夷光乡试时的策论,他不得不承认薛夷光在这方面比他见解要深得多,他也知道自己之前确实是小瞧了薛夷光,而且薛夷光牙尖嘴利,裴邵只能拿出自己的杀手锏。
薛夷光也知道裴邵说的是事实,如今朝堂之中那些反对太子和杨廷和变法的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反对意见便是这个,当然还有其他,比如白银的分布不均。
果然,薛夷光刚想完这点,便听到裴邵接着道:“如今银两多在南方,北方的百姓手中根本就没有多少银两,他们根本就无法负担要缴纳的税钱,变法之弊端不用我等再说,诸位也可窥见。”
薛夷光知道裴邵说的是事实,这也是各地官员中反对地最厉害的一点,其中以山东官员为最,这也能够解释了为什么山东解元刘芳明明和浙江解元颜铄不和,却还会站在裴邵这一边。
如今大魏的白银大多数由对外贸易获得,以陶瓷,茶叶,生丝,丝绸,中药材为主,大多是江南所产,而北方的百姓手中大多是没有银子的,这样百姓要将手中的谷物找到商家换成银钱,再将这些银钱上交。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问题,若是商人恶意压价,百姓就会贱卖谷物,这样百姓手中的银钱就不够交税,长此以往,百姓交不起税钱,最后就会沦落为流民。
这样的问题,反对之人明白,薛夷光明白,太子和杨廷和怎么可能不明白,这个问题薛夷光早在很早的时候就注意到了,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薛夷光会让太子去倭国挖银山,她让太子去挖银山自然不单单只是因为航海的缘故,航海要的钱她自己攒攒也能够。
“如果改成朝廷统一制定粮价,收购粮食,发放给百姓银钱,百姓再用这些银钱交税呢?”薛夷光继续道:“这点是朝中最新提出来的方案,裴世子怎么对其他事情知之甚详,侃侃而谈,却绝口不提朝廷最新的政策呢?”
这是太子和杨廷和等人最新商议出来的政策,银子珍贵,但是它真正的作用是充当货币,因此它就要发挥它货币本身在商品流通中的价值,这样的政策可以将从倭国挖出的银子让它们在百姓中流通起来。
第137章 辩驳
裴邵所说的问题, 确实是改革变法中的难点,她前世的历史中所主持的差不多的变法,其中银两的问题就成了最大的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当时的白银主要来自对外贸易, 国内白银产量很少。
还有白银产生的问题有很多, 当时最臭名昭著的就是“火耗银”事件, 产生这个事件的原因就是因为官员贪腐, 剥削百姓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不是不可以解决,官员的问题会由太子和首辅杨廷和解决,她现在要的是纠正裴邵给在场的学子灌输的错误思想。
对于薛夷光说回答的话, 裴邵原本洋洋自得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变法能够推进到现在这个地步, 不可否认, 不管是太子, 杨廷和还是支持变法的官员, 脑子都很正常, 竭力找到解决反对一系提出的所有问题的方法, 白银的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前几日当太子和杨廷和提出由朝廷制定统一的粮食收购价格, 以白银交换, 让白银在大魏流通时,当时以齐国公为首的二皇子一系便反对过, 理由也很简单,因为大魏国库中的银子并不多。
但是太子也很快给出了解决的办法,他已经在倭国找到了银矿,而且开采量基本上足以够大魏使用。这个时候, 众人才明白, 为什么太子两年前不顾众人的反对非得要攻打倭国的原因。当时太子给出的攻打倭国的理由也很简单, 因为倭国沿海有很多流寇为倭国人,他们经常骚扰沿海百姓,打劫海上的船只,不过这些都是小事,哪里用得着攻打倭国。
而且倭国不过是弹丸之地,物资贫瘠,对于大魏来说根本就没有出兵的必要,但是太子坚持,如今看来,太子当初的决策便是为了这倭国的银矿,试问谁又能知道倭国这么小的地方居然会有一座那么大的银矿。
裴邵被薛夷光拆穿了脸色不好,他知道他若是用齐国公当初反对太子的理由反驳薛夷光,只会更丢面子,所以只能道:“自古以来,变法很多,可是真正能增强国力的又有几次?大多数的变法都只会让百姓负担加重,苦不堪言。”
其实,以齐国公府为代表的权贵大族之所以会反对变法,是因为变法触及了他们的利益,比如清查丈量土地等等,太子变法是为国,为百姓,而这些人反对却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薛夷光听到裴邵的话,嗤笑道:“裴世子这是没话说了吧。变法的情况到底如何,咱们举个例子就知道了,如今新的赋役合一法在广平府邯郸县就已经施行,邯郸县的赋役种类繁多,包括下税,秋粮,马草,驿传,种马草料,均徭,里甲等各项折银一共是两万五千零四十九两,分别根据优免中地,无忧免中地,寄庄加倍中地等等,当然丁户也分几级不等,通过折算这每亩耕地向朝廷缴纳三钱到一两银子不等,每丁向朝廷缴纳一钱银子到九钱银子不等。”
“诸位试看,原本的徭役都以缴纳银两取代,再有朝廷雇人履行徭役,如此化繁为简,诸位可根据自身所在家乡的情况试想,以邯郸县的征收标准,这会加重百姓的负担吗?在我看来,这不会,这只会帮助百姓减轻负担。”赋役合一是大势所趋,化繁为简更是大势所趋,赋役合一绝对是进步的创举,只是在于执政者能不能用好官员,只要各地的官员不以其他各种名义多向百姓加税赋,赋役合一绝对是在帮助百姓减轻身上的负担。
齐国公府等权贵不同意,甚至一些官员都极为反对的原因,是因为这项政策触动了他们的利益。赋役合一的实行,使原来的“民收民解”改为“官收官解”,朝廷直接收税,致使底层官员无法贪腐,这些人自然不愿意。
也正是因为如此,前世的历史中有很多官员甚至开始出现鞭外鞭,条外条,给百姓有加赋税,使得百姓的负担加重。
所以,方法是好方法,只是实行的人是混账,这才加重了百姓的负担。针对这一点,薛夷光觉得“养廉银”是个好办法,养廉银就是高薪养廉,这在她前世的时候很多国家都开始实施,在大魏当然还需要一点一点来,其实大魏官员的俸禄不算低的了,只不过在薛夷光看来还是要再高,廉洁是毕竟是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的,她当然相信有高尚廉洁的人,但是大多数的官员还是需要物质生活保障的,这是人之常情。
薛夷光举出的例子,让在场的学子们开始换算成自己家乡的情况,发现确实如此,如果按照薛夷光给出的数字折算他们家乡的情况,这种变法确实是对百姓有益的。
听到那些学子的讨论,其实薛夷光不得不说,还没有中举的学子们比朝堂上的那些官员单纯太多,最起码很多人是真的怀揣治国报国的理想的,而不像是一些为官多年的官员想到的从没有国家,只有自己的利益。
裴邵看着越来越多的中立举子倒向薛夷光那边,心中自然气愤,他觉得薛夷光是他的克星,凡是有薛夷光在的地方他总是那么倒霉。今日裴邵来参加诗会,为的便是拉拢这些中立的举子,在会试上答卷上让这些人反对变法,从而让景祐帝看到,决心废除变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