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节(3 / 4)
这个问题可是难坏了马全,他只是一介草民,只知道县令大老爷,又哪里能知道县令叫什么呢?对于薛夷光的问题只是茫然地摇了摇头道:“小的不知道,只知道县太爷好像是姓吕,我们都称吕大老爷。”
薛夷光听后失笑,她都忘了这个时代不是她前世,前世很多当地的百姓都知道县长市长的名字,而在这个时代,县令知府的名字对百姓来说都是尊讳,是不能直呼官员的名字的,所以也就造成这些百姓都不知道县令叫什么名字。
不过马全等人不知道,薛夷光也不在意,她让自己身边的护卫去打听。县令只是正七品的官职,但却是一方百姓父母,她倒是要看看这地的县令是谁,居然敢在朝廷如此严惩土地兼并的时候,对当地的土地兼并放任不管,还贪污百姓的赈灾款!这样的人根本就不配为官!
接下来,薛夷光又见到了马全的妻子,薛夷光诊了脉后发现其实马全的妻子有些气血亏空,应当是生孩子时伤了身子,之后月子又没有做好,再加上一直饥荒的原因,所以气血双亏地厉害,这滋补的方子费用不低,薛夷光知道以马全的情况肯定付不起,所以也没告诉马全要用什么药,只是命自己的护卫去镇上抓药。
之后,薛夷光又见到了马家村的村正,还有其他两个村子的村正。马全只是一个普通的村民,很多情况都不了解,等到她见了村正,很多问题都明白了。比如如今他们所在的地方叫做华庆县,是燕云省延平府的一个下属县城,如今华庆县的县令名叫吕永康。
“贵人对我们好,我们心里感激,无以为报。”马家村的村正马英是个已经五十多岁的老者,
在现代,五十多岁还算是壮年,但是在大魏,五十多岁绝对是老人了,有的甚至连曾孙都有了。
“只是这县太爷实在不是我们能招惹的。”马英对着薛夷光道:“您不知道,这件事我连村子里的人都没敢说,就怕他们知道了心里害怕。”
薛夷光看着马英十分害怕的样子,心中了然,“这吕县令有靠山?”
“就是如此啊,贵人。”马英接着道:“上次我们一起去延平府的府衙告状,结果延平府的人听到我们是华庆县的,根本都不搭理我们,甚至有人劝我们别告状了,但我们当时不知事,还是去告了状,结果呢?知府大人将我们赶了回去,回到县里,又被抓进了牢里。”
“后来我给衙门里的衙役塞了钱才知道,原来我们华庆县的县太爷是道台的小舅子,人家说了,别说是延平府,就是我们告到了省衙,那也没有人搭理我们。”在大魏,布政使都被百姓称为道台。
“小舅子?”薛夷光听后皱眉,对着旁边的安国公夫人问道:“我怎么记得燕云布政使陈大人的妻子是出身京中,似乎是保庆伯府的嫡女?”至于保庆伯家中似乎没有外放在燕云做县令的子弟才对。
安国公夫人在燕云这么多年,对燕云布政使家中的情况自然清楚,点头道:“确实如此,从没有听说过刘夫人有兄弟在燕云当县令。”保庆伯为刘姓,刘氏又有诰命,所以都称刘氏为刘夫人,而且一个刘姓,一个吕姓,连姓氏都不对,怎么可能是姐弟?
薛夷光心中疑惑,她明日就要上这华庆县府衙看看这位吕县令是何方神圣?
第177章 县令
第二日薛夷光要去县衙, 马家村的村正马英想都没想就阻止了薛夷光,道:“贵人啊,真的不能去啊!您对我们的恩情我们都知道,但是您是斗不过县太爷的, 真的斗不过呢!他们会把您抓起来的!”
薛夷光知道马英不让自己去是为了让自己的安危考虑, 不过在这方面薛夷光并不担心, 她不相信这个吕县令真的敢对自己动手,论官职她是吕县令的上官,论君臣,她是君,吕县令是臣, 无论哪个身份,她都是能压住吕县令的。
若是这位吕县令真的敢对自己动手, 她也不怕,她身边的护卫身手都好, 而且她带的人也不少, 足以对付一个县衙中的衙役。
薛夷光对着马英安慰道:“您放心,我不会有事的, 区区一个县令还奈何不了我!”
听到薛夷光的这句话马英心中一震, 他瞬间明白面前的贵人估计也是有靠山的, 只是心中还是止不住地担心,那县太爷可是连知府都害怕的人, 那靠山是道台,除非是宰相来了,又哪里有人能治罪得了道台?
百姓的想法很简单, 他们并不清楚官员的品级, 只知道天下最大的官是宰相, 接下来就是道台,然后是知府,县令,其他的他们就不清楚了,所以薛夷光也和他们解释不清楚钦差的问题,既然解释不通薛夷光也就不打算解释了。
“您放心,道台也是讲道理的,我觉得这吕县令并不是道台的小舅子,他还没那么大的面子让布政使为他出面,您只管把心放在肚子里,我一定让那些人把赈灾款粮食还有那些乡绅侵占的你们的土地都还回来。”薛夷光说道,“我不太熟悉你们去县衙的路,还请村正派几个人跟我一起去,还有其他村子里也都派一两个知事的人,咱们到了县衙也好和县令好好分辨。”
马英听到薛夷光的话,一拍桌子道:“您都为了我们做到这个地步了,您就是我们的恩人!我们也不能给您拖后腿,明日我和您一起去,我这个做村正的去了,总比其他人去说话管用些。”
其他两个村子的村正也都表示要一起去。薛夷光听到后嘴角微微勾起,她说过百姓其实有很可爱的一面,虽然在一些方面他们愚昧无知,令人厌恶,但是很多百姓却更是淳朴善良的,只这份纯善,就足以让薛夷光动容,想要帮助他们,让他们过得更好。
薛夷光连夜将状子写好,其实之前马家村的人出去告状,也请人写过状子,薛夷光参考那些人的状子,再加上最新的情况和自己做出的了解,以及朝廷新的政策做出了大面积的修改,最终写到半夜才写完。特别是后者,关于朝廷的最新政令,这些都是之前那些写状子的人所不知道的,当然最后薛夷光还特地让班昭和蔡琰两位大佬帮自己润了润笔,到底是自己的第一份状子,她还是慎重一些的。
第二日清晨,薛夷光就带着三个村正还有马全等非要一起跟去的青壮年们一同去了县城,他们很早就出发了,到了卯时左右就进了县城,比起京中,华庆县不仅显得十分小和破败,而且也没有京中的热闹,其实不说是京中,就是江南的一些县城,华庆县也是远远不如的。但是据她所知,整个延平府在宴会都不算是落后的,甚至算得上是富裕,但就是富裕也只是这个水平,可想而知现在的南北方的差距相差有多大。
薛夷光和安国公夫人说了几句,让梧桐等人照顾好安国公夫人才走下马车,对着身旁的护卫道:“去击鼓!”
“是!”护卫领命。
很快随着鼓声的响起,县衙的大门被打开,出来一个十分不耐烦的衙役,对着众人嚷嚷道:“别敲了,烦死了!”
薛夷光皱眉,只从这衙役倨傲的态度,薛夷光就知道这华庆县衙是怎样一股风气。 ↑返回顶部↑
薛夷光听后失笑,她都忘了这个时代不是她前世,前世很多当地的百姓都知道县长市长的名字,而在这个时代,县令知府的名字对百姓来说都是尊讳,是不能直呼官员的名字的,所以也就造成这些百姓都不知道县令叫什么名字。
不过马全等人不知道,薛夷光也不在意,她让自己身边的护卫去打听。县令只是正七品的官职,但却是一方百姓父母,她倒是要看看这地的县令是谁,居然敢在朝廷如此严惩土地兼并的时候,对当地的土地兼并放任不管,还贪污百姓的赈灾款!这样的人根本就不配为官!
接下来,薛夷光又见到了马全的妻子,薛夷光诊了脉后发现其实马全的妻子有些气血亏空,应当是生孩子时伤了身子,之后月子又没有做好,再加上一直饥荒的原因,所以气血双亏地厉害,这滋补的方子费用不低,薛夷光知道以马全的情况肯定付不起,所以也没告诉马全要用什么药,只是命自己的护卫去镇上抓药。
之后,薛夷光又见到了马家村的村正,还有其他两个村子的村正。马全只是一个普通的村民,很多情况都不了解,等到她见了村正,很多问题都明白了。比如如今他们所在的地方叫做华庆县,是燕云省延平府的一个下属县城,如今华庆县的县令名叫吕永康。
“贵人对我们好,我们心里感激,无以为报。”马家村的村正马英是个已经五十多岁的老者,
在现代,五十多岁还算是壮年,但是在大魏,五十多岁绝对是老人了,有的甚至连曾孙都有了。
“只是这县太爷实在不是我们能招惹的。”马英对着薛夷光道:“您不知道,这件事我连村子里的人都没敢说,就怕他们知道了心里害怕。”
薛夷光看着马英十分害怕的样子,心中了然,“这吕县令有靠山?”
“就是如此啊,贵人。”马英接着道:“上次我们一起去延平府的府衙告状,结果延平府的人听到我们是华庆县的,根本都不搭理我们,甚至有人劝我们别告状了,但我们当时不知事,还是去告了状,结果呢?知府大人将我们赶了回去,回到县里,又被抓进了牢里。”
“后来我给衙门里的衙役塞了钱才知道,原来我们华庆县的县太爷是道台的小舅子,人家说了,别说是延平府,就是我们告到了省衙,那也没有人搭理我们。”在大魏,布政使都被百姓称为道台。
“小舅子?”薛夷光听后皱眉,对着旁边的安国公夫人问道:“我怎么记得燕云布政使陈大人的妻子是出身京中,似乎是保庆伯府的嫡女?”至于保庆伯家中似乎没有外放在燕云做县令的子弟才对。
安国公夫人在燕云这么多年,对燕云布政使家中的情况自然清楚,点头道:“确实如此,从没有听说过刘夫人有兄弟在燕云当县令。”保庆伯为刘姓,刘氏又有诰命,所以都称刘氏为刘夫人,而且一个刘姓,一个吕姓,连姓氏都不对,怎么可能是姐弟?
薛夷光心中疑惑,她明日就要上这华庆县府衙看看这位吕县令是何方神圣?
第177章 县令
第二日薛夷光要去县衙, 马家村的村正马英想都没想就阻止了薛夷光,道:“贵人啊,真的不能去啊!您对我们的恩情我们都知道,但是您是斗不过县太爷的, 真的斗不过呢!他们会把您抓起来的!”
薛夷光知道马英不让自己去是为了让自己的安危考虑, 不过在这方面薛夷光并不担心, 她不相信这个吕县令真的敢对自己动手,论官职她是吕县令的上官,论君臣,她是君,吕县令是臣, 无论哪个身份,她都是能压住吕县令的。
若是这位吕县令真的敢对自己动手, 她也不怕,她身边的护卫身手都好, 而且她带的人也不少, 足以对付一个县衙中的衙役。
薛夷光对着马英安慰道:“您放心,我不会有事的, 区区一个县令还奈何不了我!”
听到薛夷光的这句话马英心中一震, 他瞬间明白面前的贵人估计也是有靠山的, 只是心中还是止不住地担心,那县太爷可是连知府都害怕的人, 那靠山是道台,除非是宰相来了,又哪里有人能治罪得了道台?
百姓的想法很简单, 他们并不清楚官员的品级, 只知道天下最大的官是宰相, 接下来就是道台,然后是知府,县令,其他的他们就不清楚了,所以薛夷光也和他们解释不清楚钦差的问题,既然解释不通薛夷光也就不打算解释了。
“您放心,道台也是讲道理的,我觉得这吕县令并不是道台的小舅子,他还没那么大的面子让布政使为他出面,您只管把心放在肚子里,我一定让那些人把赈灾款粮食还有那些乡绅侵占的你们的土地都还回来。”薛夷光说道,“我不太熟悉你们去县衙的路,还请村正派几个人跟我一起去,还有其他村子里也都派一两个知事的人,咱们到了县衙也好和县令好好分辨。”
马英听到薛夷光的话,一拍桌子道:“您都为了我们做到这个地步了,您就是我们的恩人!我们也不能给您拖后腿,明日我和您一起去,我这个做村正的去了,总比其他人去说话管用些。”
其他两个村子的村正也都表示要一起去。薛夷光听到后嘴角微微勾起,她说过百姓其实有很可爱的一面,虽然在一些方面他们愚昧无知,令人厌恶,但是很多百姓却更是淳朴善良的,只这份纯善,就足以让薛夷光动容,想要帮助他们,让他们过得更好。
薛夷光连夜将状子写好,其实之前马家村的人出去告状,也请人写过状子,薛夷光参考那些人的状子,再加上最新的情况和自己做出的了解,以及朝廷新的政策做出了大面积的修改,最终写到半夜才写完。特别是后者,关于朝廷的最新政令,这些都是之前那些写状子的人所不知道的,当然最后薛夷光还特地让班昭和蔡琰两位大佬帮自己润了润笔,到底是自己的第一份状子,她还是慎重一些的。
第二日清晨,薛夷光就带着三个村正还有马全等非要一起跟去的青壮年们一同去了县城,他们很早就出发了,到了卯时左右就进了县城,比起京中,华庆县不仅显得十分小和破败,而且也没有京中的热闹,其实不说是京中,就是江南的一些县城,华庆县也是远远不如的。但是据她所知,整个延平府在宴会都不算是落后的,甚至算得上是富裕,但就是富裕也只是这个水平,可想而知现在的南北方的差距相差有多大。
薛夷光和安国公夫人说了几句,让梧桐等人照顾好安国公夫人才走下马车,对着身旁的护卫道:“去击鼓!”
“是!”护卫领命。
很快随着鼓声的响起,县衙的大门被打开,出来一个十分不耐烦的衙役,对着众人嚷嚷道:“别敲了,烦死了!”
薛夷光皱眉,只从这衙役倨傲的态度,薛夷光就知道这华庆县衙是怎样一股风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