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节(2 / 4)
杨冬燕跟方氏等人不同,她一直鼓励窝头多结交一些朋友。诚然,很多时候不经历一些事情都不知道对方是人是鬼,可那也不能因为害怕上当受骗,索性就待在家里不出门了吧?女眷也就罢了,但窝头将来是要走仕途的,越早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对他将来有益无害。
就算真的上当了受骗了,吃一堑长一智嘛!
这世上,像窝头在县城里那位跛脚先生遇到的祸事,到底还是占了极少数的。多数的读书人还是要脸面的,不会丝毫不留后路豁出去做某个事儿。还是那位跛脚先生,他是被毁了前程,但害他的人也受到了应有的处罚,一样无缘于科举。
玉石俱焚终究不是普通人能干得出来的,至于那种谋划周全的诡计,杨冬燕不觉得自家如今会值得对方这般作为。
就譬如前个儿,闵举人得了消息,说那青云书院邀请众举人一起焚香品茗、吟诗作对。
初听仿佛也就那般,可杨冬燕依稀记得,那青云书院最是会收买人心,像国子监、太学都是端着的,轻易不收学生。唯独青云书院,自有一套编外学生的说法,要求考中举人后方可入学,不收费,但也不正常授课,却允许那些编外学生自由出入书院的藏书楼,若有疑问也可以向先生请教,亦或是拿着自己写的文章,跟同窗一起交流讨论等等。
就因为青云书院的这般做派,那些从外地赶来南陵郡赶考的举人们,相当乐意当这所谓的“编外学生”。
又不用额外掏钱,便能随意阅览众多藏书,虽不让外借,却允许誊抄。还能跟先生请教,跟同窗讨论。若是想住在青云书院,也只需要出一笔住宿费用而已,这些都是小钱,毕竟在外头吃住更费钱。
多完美啊,有百利而无一害嘛!
殊不知,这对于青云书院而言,也一样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他们本身没那么多的举人学子,添了这些编外学生后,若是不中,因着原就不是在青云书院苦读的,倒也怪不到他们身上。可若是中了呢?编外学生就不是学生了?一日为师还终身为父呢!
至于书院所要付出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毕竟,藏书楼书籍众多,让人翻阅誊抄又不损失什么。
甚至还有某一届,高中状元的,正是青云书院的编外学生。那学生本是北方人士,一同赴考的同乡同窗皆折翼于会试,只他一人进入了这殿试,并一举夺魁。
他也是个会做人的,当下撇开了自身的先生,只说在青云书院的这半年里,收获斐然得益颇多,又说同先生、同窗关系极睦。因他是新科状元,青云书院也是乐得多个学子,拿他当初曾讨教院长一事大做文章,愣是最终说成了他是青云书院院长的关门弟子云云。
……
当年,杨冬燕是当个趣事儿听的,永平王府是属于武将一脉的,跟文臣那头关系也就平平。哪怕刘二老爷自小苦读诗书,那去的也是国子监。
还记得那会儿,杨冬燕嗤笑文人的花花肠子最是多了,却万万不曾想到,自家孙儿有朝一日也要去青云书院。
关键吧,这是眼下最好的选择了。
“去。人家既是邀请你了,哪怕是为了全颜面,你也得去。对了,明个儿你先去那头应下了,回头我领你去裁缝铺置办几身新衣。”
窝头笑得眉眼弯弯的,他就知道他奶肯定会高兴的。这么好的书院呢,人家王爷家的世子还得低头去恳求呢,偏他这个平民之子却是被书院先生竭力邀请的,想想就觉得畅快!
好在,窝头在县城那位跛脚先生跟前待了好几年,被教导着不能骄傲自满,为人行事皆要低调。因而,他只在心里乐呵了一番,并不曾说出口。
幸好没说……
不然你奶就要被你给气死了……
次日一早,窝头就先去青云书院答应了先生,与他一同前往的,还有闵举人等。他们倒未必会一直留在青云书院,大概也就是看来年的会试情况,若考上了自是想法子去谋个官职,即便没考上,大概率也是回到家乡的。旁的不说,单就是如今身上这个举人功名,也能让他们在省学或者其他官学堂某个学官的缺儿了。
跟那头打好招呼后,杨冬燕就领着窝头去裁了新衣。
南北方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尤其南陵郡不光地处南方,还是最最讲究时兴潮流的地儿。
要知道,还在济康郡时,窝头的衣裳多是以保暖为主的,样式颜色什么的一点儿也不重要。但来了南方,却还是要以青布长衫为主的,南陵郡冬日里本就不算特别冷,那些个读书人更是仿佛一个个不怕冷似的,穿的特别少,显得腿长身量高,为此哪怕冻出清鼻涕来,都不愿穿上臃肿的大棉袄子。
杨冬燕还记得她那倒霉二儿子就是这般,读了个书,学问有多少暂且不说,臭毛病倒是学了一大堆。
不过,以前杨冬燕是觉得没那个必要,毕竟出身来历已经够用了,没必要这些外在方面花费太多的心力。但如今……
还不光是置办符合南陵郡读书人形象的新衣,杨冬燕出了裁缝铺,又领着窝头去另外一条街的纸砚轩购买了不少上等的文房四宝,还告诫窝头:“南陵郡不比济康郡,你要去的青云书院也不是以前的省学,有些东西可以避免的就没必要太特殊。再说了,咱们家如今不差钱,用好的笔墨纸砚,对你将来也有帮助。”
窝头是不会跟杨冬燕唱反调的,他就觉得他奶说啥都是对的。即便心里担心怕家中钱财不够,那也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问出来的。 ↑返回顶部↑
就算真的上当了受骗了,吃一堑长一智嘛!
这世上,像窝头在县城里那位跛脚先生遇到的祸事,到底还是占了极少数的。多数的读书人还是要脸面的,不会丝毫不留后路豁出去做某个事儿。还是那位跛脚先生,他是被毁了前程,但害他的人也受到了应有的处罚,一样无缘于科举。
玉石俱焚终究不是普通人能干得出来的,至于那种谋划周全的诡计,杨冬燕不觉得自家如今会值得对方这般作为。
就譬如前个儿,闵举人得了消息,说那青云书院邀请众举人一起焚香品茗、吟诗作对。
初听仿佛也就那般,可杨冬燕依稀记得,那青云书院最是会收买人心,像国子监、太学都是端着的,轻易不收学生。唯独青云书院,自有一套编外学生的说法,要求考中举人后方可入学,不收费,但也不正常授课,却允许那些编外学生自由出入书院的藏书楼,若有疑问也可以向先生请教,亦或是拿着自己写的文章,跟同窗一起交流讨论等等。
就因为青云书院的这般做派,那些从外地赶来南陵郡赶考的举人们,相当乐意当这所谓的“编外学生”。
又不用额外掏钱,便能随意阅览众多藏书,虽不让外借,却允许誊抄。还能跟先生请教,跟同窗讨论。若是想住在青云书院,也只需要出一笔住宿费用而已,这些都是小钱,毕竟在外头吃住更费钱。
多完美啊,有百利而无一害嘛!
殊不知,这对于青云书院而言,也一样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他们本身没那么多的举人学子,添了这些编外学生后,若是不中,因着原就不是在青云书院苦读的,倒也怪不到他们身上。可若是中了呢?编外学生就不是学生了?一日为师还终身为父呢!
至于书院所要付出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毕竟,藏书楼书籍众多,让人翻阅誊抄又不损失什么。
甚至还有某一届,高中状元的,正是青云书院的编外学生。那学生本是北方人士,一同赴考的同乡同窗皆折翼于会试,只他一人进入了这殿试,并一举夺魁。
他也是个会做人的,当下撇开了自身的先生,只说在青云书院的这半年里,收获斐然得益颇多,又说同先生、同窗关系极睦。因他是新科状元,青云书院也是乐得多个学子,拿他当初曾讨教院长一事大做文章,愣是最终说成了他是青云书院院长的关门弟子云云。
……
当年,杨冬燕是当个趣事儿听的,永平王府是属于武将一脉的,跟文臣那头关系也就平平。哪怕刘二老爷自小苦读诗书,那去的也是国子监。
还记得那会儿,杨冬燕嗤笑文人的花花肠子最是多了,却万万不曾想到,自家孙儿有朝一日也要去青云书院。
关键吧,这是眼下最好的选择了。
“去。人家既是邀请你了,哪怕是为了全颜面,你也得去。对了,明个儿你先去那头应下了,回头我领你去裁缝铺置办几身新衣。”
窝头笑得眉眼弯弯的,他就知道他奶肯定会高兴的。这么好的书院呢,人家王爷家的世子还得低头去恳求呢,偏他这个平民之子却是被书院先生竭力邀请的,想想就觉得畅快!
好在,窝头在县城那位跛脚先生跟前待了好几年,被教导着不能骄傲自满,为人行事皆要低调。因而,他只在心里乐呵了一番,并不曾说出口。
幸好没说……
不然你奶就要被你给气死了……
次日一早,窝头就先去青云书院答应了先生,与他一同前往的,还有闵举人等。他们倒未必会一直留在青云书院,大概也就是看来年的会试情况,若考上了自是想法子去谋个官职,即便没考上,大概率也是回到家乡的。旁的不说,单就是如今身上这个举人功名,也能让他们在省学或者其他官学堂某个学官的缺儿了。
跟那头打好招呼后,杨冬燕就领着窝头去裁了新衣。
南北方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尤其南陵郡不光地处南方,还是最最讲究时兴潮流的地儿。
要知道,还在济康郡时,窝头的衣裳多是以保暖为主的,样式颜色什么的一点儿也不重要。但来了南方,却还是要以青布长衫为主的,南陵郡冬日里本就不算特别冷,那些个读书人更是仿佛一个个不怕冷似的,穿的特别少,显得腿长身量高,为此哪怕冻出清鼻涕来,都不愿穿上臃肿的大棉袄子。
杨冬燕还记得她那倒霉二儿子就是这般,读了个书,学问有多少暂且不说,臭毛病倒是学了一大堆。
不过,以前杨冬燕是觉得没那个必要,毕竟出身来历已经够用了,没必要这些外在方面花费太多的心力。但如今……
还不光是置办符合南陵郡读书人形象的新衣,杨冬燕出了裁缝铺,又领着窝头去另外一条街的纸砚轩购买了不少上等的文房四宝,还告诫窝头:“南陵郡不比济康郡,你要去的青云书院也不是以前的省学,有些东西可以避免的就没必要太特殊。再说了,咱们家如今不差钱,用好的笔墨纸砚,对你将来也有帮助。”
窝头是不会跟杨冬燕唱反调的,他就觉得他奶说啥都是对的。即便心里担心怕家中钱财不够,那也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问出来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