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节(3 / 4)
好个屁!
吓死小杨氏了!
最终,杨冬燕将习武练剑改为了踢毽子。
别看猪崽长得圆滚滚的,但其实她是个灵活的胖子,拿了个毽子踢得特别顺,反倒是猪小妹,瞧着没猪崽那么胖,但动作却很僵硬,老是同手同脚不说,偶尔还能踢劈叉了。
这不,窝头过来时,猪小妹正好一jio把毽子踢飞了,直接就飞过了窝头的头顶,砸到了位于他身后的闵举人的脑壳壳上。
闵举人从脑袋上拿下毽子,不禁感概道:“个头矮也是有好处的。”
窝头:……!!!
扎心了。
见有客人来了,杨冬燕就把俩孙女轰出去了,让她俩去别的院子玩儿,又命人上了茶点,边吃边聊。
闵举人的心思不在吃茶点上头,但他也不好径直开口,毕竟他跟杨冬燕又不熟的。因此,在请过安后,就老老实实的捧起了茶盏,等着窝头开口。
窝头很快就将事情大概说了一遍,末了,他很是疑惑的道:“撕毁皇榜是特别严重的罪名吗?大理寺都出面了?”
杨冬燕倒是不爱喝茶,她就是捧着暖手玩儿的,听了这话只笑着摇了摇头:“撕毁皇榜嘛,说不严重也不严重,不过就是一张纸罢了,但说严重也严重,圣上会想啊,你是不是对我有意见,所以才故意撕毁了皇榜?那要是这样的话,大理寺介入就太正常了。”
事关圣上,再小的事情都是小事儿。
闻言,闵举人顿时面色大变,他想起来了,陶举人撕毁的那段皇榜,正好是卷末,上头甚至是有圣上盖的玉玺!
将这事儿说出来后,杨冬燕差点儿没忍住翻白眼:“那不是玉玺,圣旨才会盖玉玺。皇榜的话,应该是圣上的另一个章子,不过也没差了,圣上肯定不会高兴别人对他有意见的。”
正常啊,勋贵人家便是得了那御赐之物,也是好生供着的。就连每逢年节里,圣上会赏赐一些红签字的御膳,那都是必须吃完的。
有时候事情本身并不大,可但凡跟圣上扯上了关系,那还能小吗?
至于京兆府为何没出面……
能当上京兆尹的,可不单单是圣上的心腹大臣,更全都是机灵鬼。一看这事儿沾手了就不好甩脱,傻子才会接手呢。
试想想,往重了罚,岂不是彰显圣上是个暴君?往轻了罚,那圣上他不要面子的呀?
左右都不成,还绝对没好处,京兆尹肯定不会管的,有这个空还不如多破几个大案子。
再然后,倒霉的就变成了陶举人。
就连杨冬燕都忍不住为他叹息了,心说这人是有够倒霉的了,又想起去年济康郡乡试那会儿,突然就感概道:“你说当初,乡试迟到的考生咋就不是他呢?”
这话题跳跃得是有够快的。
不过窝头和闵举人都听懂了,一时间没了言语,总感觉陶举人还不如没考上举人呢。
“这也是没办法,他太好妒了。”闵举人叹息一声,“想着同乡一场,就算他最终没考上,还是希望他全须全尾的回到家乡。可如今进了这大理寺……”
“他就算剩下一口气回到家乡,就算是幸运的了。”杨冬燕比闵举人知道得多,其实这会儿都算好的了,如果是先帝那会儿,进了大理寺基本宣告凉凉。
乱世用重典啊!
先帝时期,很多人不满先帝,几乎每个月都有各路人在搞什么起义的,曾经有一度,菜市口的地皮都被铲了好几层,只因每天推到菜市口处斩的人太多太多了。
不过,就算是这会儿,估摸着也凉了,毕竟陶举人只是一个文弱书生。 ↑返回顶部↑
吓死小杨氏了!
最终,杨冬燕将习武练剑改为了踢毽子。
别看猪崽长得圆滚滚的,但其实她是个灵活的胖子,拿了个毽子踢得特别顺,反倒是猪小妹,瞧着没猪崽那么胖,但动作却很僵硬,老是同手同脚不说,偶尔还能踢劈叉了。
这不,窝头过来时,猪小妹正好一jio把毽子踢飞了,直接就飞过了窝头的头顶,砸到了位于他身后的闵举人的脑壳壳上。
闵举人从脑袋上拿下毽子,不禁感概道:“个头矮也是有好处的。”
窝头:……!!!
扎心了。
见有客人来了,杨冬燕就把俩孙女轰出去了,让她俩去别的院子玩儿,又命人上了茶点,边吃边聊。
闵举人的心思不在吃茶点上头,但他也不好径直开口,毕竟他跟杨冬燕又不熟的。因此,在请过安后,就老老实实的捧起了茶盏,等着窝头开口。
窝头很快就将事情大概说了一遍,末了,他很是疑惑的道:“撕毁皇榜是特别严重的罪名吗?大理寺都出面了?”
杨冬燕倒是不爱喝茶,她就是捧着暖手玩儿的,听了这话只笑着摇了摇头:“撕毁皇榜嘛,说不严重也不严重,不过就是一张纸罢了,但说严重也严重,圣上会想啊,你是不是对我有意见,所以才故意撕毁了皇榜?那要是这样的话,大理寺介入就太正常了。”
事关圣上,再小的事情都是小事儿。
闻言,闵举人顿时面色大变,他想起来了,陶举人撕毁的那段皇榜,正好是卷末,上头甚至是有圣上盖的玉玺!
将这事儿说出来后,杨冬燕差点儿没忍住翻白眼:“那不是玉玺,圣旨才会盖玉玺。皇榜的话,应该是圣上的另一个章子,不过也没差了,圣上肯定不会高兴别人对他有意见的。”
正常啊,勋贵人家便是得了那御赐之物,也是好生供着的。就连每逢年节里,圣上会赏赐一些红签字的御膳,那都是必须吃完的。
有时候事情本身并不大,可但凡跟圣上扯上了关系,那还能小吗?
至于京兆府为何没出面……
能当上京兆尹的,可不单单是圣上的心腹大臣,更全都是机灵鬼。一看这事儿沾手了就不好甩脱,傻子才会接手呢。
试想想,往重了罚,岂不是彰显圣上是个暴君?往轻了罚,那圣上他不要面子的呀?
左右都不成,还绝对没好处,京兆尹肯定不会管的,有这个空还不如多破几个大案子。
再然后,倒霉的就变成了陶举人。
就连杨冬燕都忍不住为他叹息了,心说这人是有够倒霉的了,又想起去年济康郡乡试那会儿,突然就感概道:“你说当初,乡试迟到的考生咋就不是他呢?”
这话题跳跃得是有够快的。
不过窝头和闵举人都听懂了,一时间没了言语,总感觉陶举人还不如没考上举人呢。
“这也是没办法,他太好妒了。”闵举人叹息一声,“想着同乡一场,就算他最终没考上,还是希望他全须全尾的回到家乡。可如今进了这大理寺……”
“他就算剩下一口气回到家乡,就算是幸运的了。”杨冬燕比闵举人知道得多,其实这会儿都算好的了,如果是先帝那会儿,进了大理寺基本宣告凉凉。
乱世用重典啊!
先帝时期,很多人不满先帝,几乎每个月都有各路人在搞什么起义的,曾经有一度,菜市口的地皮都被铲了好几层,只因每天推到菜市口处斩的人太多太多了。
不过,就算是这会儿,估摸着也凉了,毕竟陶举人只是一个文弱书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