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末:农女小福星 第666节(2 / 4)
三姑一家如此这般,自然是因为心虚理亏,所以特意描补描补,讨好魏爸爸一家。知道的呢,就心知肚明,看破不说破。但不知道的,都以为是今天要办正经大事,所以才格外照顾。
这一顿上好的早饭,不仅魏家亲朋好友吃了,连同过来帮忙的,还有管事先生几位,也都一并招呼。
大家伙还夸本家客气,舍得花钱。
吃饱喝足,大伙就按规矩装扮起来。孝子贤孙是重头,罗芙馨虽然只是小孙媳妇,可也是个角,要披麻戴孝,跟在魏妈妈身后一块哭丧。
等时辰到了,管事先生一声号令。
孝子贤孙,亲朋好友,以及吹拉弹唱,撒钱打幡的就都一起出动。
出殡得哭丧,这可是个技术活。
有些人家为了表达子女孝顺,对老人的追思,还得特意请专门哭丧的人,哭出九转十八弯的调,博一个彩。
好在魏家不需要。
魏爸爸哭亲娘,魏丹哭亲奶奶,那都是下了力气,真情实意。就连魏妈妈,想起这么多年跟老太太的恩恩怨怨,临了婆媳无言和解,也是万种心绪,千般感慨。趁着这出殡哭丧,都嚎啕出来,尽情发泄。
至于魏大姑和魏三姑两个做女儿的,更是哭天抢地,一则是重情,二则也是要脸。这是亲妈,女儿哭的越响亮,才显得老太太越有体面。
倒是小福星,真哭不出来。
实话实说,她对魏奶奶没太多的亲情,没法像公公婆婆那样投入感情。
她只是心里酸溜溜的,感到有些难过罢了。
哭不出来她也不会逼着自己硬哭,就低着头一脸肃穆,双手扶着婆婆。
魏妈妈呢,也得亏有她这个儿媳妇搀着,可以尽兴尽情的哭。当了老太太快三十年的媳妇,也没在老太太跟前尽过多少孝心,这最后一场,也是表表她这儿媳妇的孝顺。
那头魏爸爸身边搀扶着的是魏冉,魏丹是顾不上了,自己就哭的稀里哗啦,摇摇摆摆的。
魏家舍得花钱,老太太这场出殡,端的是风光,村里人都挑大拇哥。
只是老太太留下话,给儿子做脸,支持国家政策,不土葬,用火葬。故而出殡不是直接去寿坑,而是转道去城里的火葬场。
殡仪馆派了车过来,老太太的棺材大,车里搁不下。好在魏大姑爷的四轮拖拉机跟牛车一样给力,就搭四轮车上。
另外还有其他几辆叫来的面包车,小皮卡,就载着亲朋好友,吹啦弹唱的一并进城去。
到了火葬场还得等。
别看这火葬场不吉利,人人避之不及。可这地方不是你不想来就能不来的,毕竟生与死每个人都逃不开。医院里天天有人出生,这殡仪馆里自然也是天天都有死人。
都说医院的产房门口,最能见识人心。
但其实,殡仪馆火葬场这里,也照样是人生百态,纤毫毕露。
魏家“人多势众”,老太太又是搭着硕大的老木疙瘩来的,一登场就夺尽眼球。
等在殡仪馆里的其他死者家属,就有那八卦闲心的,跟魏家人打听。
闲着也是闲着,就拦不住嚼舌头。得知魏奶奶是响应国家号召,支持儿子工作,主动要求火葬,众人都挑大拇哥,很是羡慕。
不是羡慕老太太思想觉悟高,而是羡慕她有个出息的儿子。否则寻常农妇响应国家号召,主动要求火葬,可没啥叫人羡慕的,只叫人觉的傻冒。
这就是人心,水往低处流,人心却只看着高的。 ↑返回顶部↑
这一顿上好的早饭,不仅魏家亲朋好友吃了,连同过来帮忙的,还有管事先生几位,也都一并招呼。
大家伙还夸本家客气,舍得花钱。
吃饱喝足,大伙就按规矩装扮起来。孝子贤孙是重头,罗芙馨虽然只是小孙媳妇,可也是个角,要披麻戴孝,跟在魏妈妈身后一块哭丧。
等时辰到了,管事先生一声号令。
孝子贤孙,亲朋好友,以及吹拉弹唱,撒钱打幡的就都一起出动。
出殡得哭丧,这可是个技术活。
有些人家为了表达子女孝顺,对老人的追思,还得特意请专门哭丧的人,哭出九转十八弯的调,博一个彩。
好在魏家不需要。
魏爸爸哭亲娘,魏丹哭亲奶奶,那都是下了力气,真情实意。就连魏妈妈,想起这么多年跟老太太的恩恩怨怨,临了婆媳无言和解,也是万种心绪,千般感慨。趁着这出殡哭丧,都嚎啕出来,尽情发泄。
至于魏大姑和魏三姑两个做女儿的,更是哭天抢地,一则是重情,二则也是要脸。这是亲妈,女儿哭的越响亮,才显得老太太越有体面。
倒是小福星,真哭不出来。
实话实说,她对魏奶奶没太多的亲情,没法像公公婆婆那样投入感情。
她只是心里酸溜溜的,感到有些难过罢了。
哭不出来她也不会逼着自己硬哭,就低着头一脸肃穆,双手扶着婆婆。
魏妈妈呢,也得亏有她这个儿媳妇搀着,可以尽兴尽情的哭。当了老太太快三十年的媳妇,也没在老太太跟前尽过多少孝心,这最后一场,也是表表她这儿媳妇的孝顺。
那头魏爸爸身边搀扶着的是魏冉,魏丹是顾不上了,自己就哭的稀里哗啦,摇摇摆摆的。
魏家舍得花钱,老太太这场出殡,端的是风光,村里人都挑大拇哥。
只是老太太留下话,给儿子做脸,支持国家政策,不土葬,用火葬。故而出殡不是直接去寿坑,而是转道去城里的火葬场。
殡仪馆派了车过来,老太太的棺材大,车里搁不下。好在魏大姑爷的四轮拖拉机跟牛车一样给力,就搭四轮车上。
另外还有其他几辆叫来的面包车,小皮卡,就载着亲朋好友,吹啦弹唱的一并进城去。
到了火葬场还得等。
别看这火葬场不吉利,人人避之不及。可这地方不是你不想来就能不来的,毕竟生与死每个人都逃不开。医院里天天有人出生,这殡仪馆里自然也是天天都有死人。
都说医院的产房门口,最能见识人心。
但其实,殡仪馆火葬场这里,也照样是人生百态,纤毫毕露。
魏家“人多势众”,老太太又是搭着硕大的老木疙瘩来的,一登场就夺尽眼球。
等在殡仪馆里的其他死者家属,就有那八卦闲心的,跟魏家人打听。
闲着也是闲着,就拦不住嚼舌头。得知魏奶奶是响应国家号召,支持儿子工作,主动要求火葬,众人都挑大拇哥,很是羡慕。
不是羡慕老太太思想觉悟高,而是羡慕她有个出息的儿子。否则寻常农妇响应国家号召,主动要求火葬,可没啥叫人羡慕的,只叫人觉的傻冒。
这就是人心,水往低处流,人心却只看着高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