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为官指南 第17节(1 / 4)
怕水会弄到考卷上,杨云清他把白布小心放回去后,将手擦干了之后,才敢去碰考卷。
考卷上的第二道题目看起来非常简单,只有四个字,题目是:“不以规矩”,但是事实上,往往题目字越少,它能提供的信息就越少,题目也就相对越难。
虽然只有四个字,但是杨云清稍微思索了一番,就很快从脑海中筛选出了这四个字的出处。这个题目:“不以规矩”选自《孟子·离娄上》,它的原文为:“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师旷之聪……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思考了一会,杨云清很快就找到了落笔之处,他直接抓住原文中的“明”和“巧”展开论述,然后直接以“规矩而不以也,惟恃此明与巧矣”此句巧妙破题,直接点了题目:“不以规矩”四个字,说道为什么有人会“不以规矩”呢无非是靠着自己的“明”和“巧”罢了。
接着在起讲之中直接开始分析规矩:“尝闻古之君子,周旋则中规,折旋则中矩,……奈之何,以审曲面势之人,而漫曰舍旃也”其中“舍旃”就是“舍之”的意思,但是考虑到声调的问题,杨云清直接用了“舍旃”。
然后杨云清又用了些排比,来强化自己的观点,大概意思就是:大到天地,小到人的衣服,都要有一定的规矩。作为一个在现代经历过高考,写过无数篇议论文的人来说,这个八股文也和现代议论文有些地方是类似的,所以后面杨云清又笔锋一转,按照他高中语文老师讲的,搞了反面论证,接着又用了一个假设论证将文章思想推入了一个高峰,“诚如是也,则必有以代规而后可……虽明与巧有出乎规矩之上,如规而不规何如矩而不矩何”
最后结尾来个总结,如此一篇文也就算是作好了。花费了一会时间改了几处词句,杨云清便没有犹豫,直接将这个第二篇文章誊抄到了考卷上。誊抄完之后,这个时候,才刚刚过了中午没多久,大概是一点到两点之间吧,现在杨云清他也只剩那最后一首诗了。
这次杨云清就随手拿了考篮之中早已干了的白布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然后就直接看向最后一个题目了。
最后的这个题目是“赋得‘云补苍山缺处齐’,以五言八韵为限,”,一般来说“赋得”都是摘古人诗句为题,然后要求考生借此作诗,但是杨云清他自从穿越过来之后,为了弥补自己在作诗这方面的不足,各种诗集几乎都看遍了,但是这句诗他是闻所未闻,这种情况下,杨云清怀疑这句诗要么是出自某一孤本或者珍藏的典籍,要么就是这个出题者自创的。
这也不怪杨云清猜测如此大胆,毕竟科举考试中啥情况没出过?还好杨云清他此类诗还算精通,看完题目之后也没有被难住,心里推敲了一会,然后写道:“几处岚光缺,秦苍指顾间……”
写完之后,看了一会,发现也没有什么好改的,于是就直接在考卷之上写了。
写完之后,杨云清一点都不想继续待下去,赶紧利索的收拾了一下东西,直接摇铃交卷。
杨云清出去的时候,刚好遇到了巡考的学政周大人还有陆知府。既然已经遇上了,自然也不好躲过去,杨云清他便拱手冲二位大人行了个礼,因为现在正在巡考,二位大人自然也不可能和杨云清这个考生谈论,所以就稍微点头示意了一下,就继续走了。
这样也正和杨云清心意,不用被叫过去谈话,所以他见二位大人走了过去,就加快了脚步,好快点从贡院里出去,回到住的地方弄点水舒舒服服的洗个澡,凉快一些。
杨云清回去是舒服了,洗完澡躺在藤椅上拿着一本前朝大家写的散文集悠闲的看着,四书五经还有那些试题都被放在了一边,他也就当是放松了。但此时贡院里还有的考生看到那最后一题的题目,正在那抓瞎,怎么都想不到那句诗出自哪里,出于谨慎,死活不敢下笔,在苦苦思索着。
第36章 考察过了两个时辰左右后,……
过了两个时辰左右后, 王向松和李高朗也相继回来了。王向松还罢,这次发挥虽然没有超常,但是也还算稳定, 也还有一点考中的把握, 但李高朗面色就有些不好了,看上去有些失落。
“云清, 这次那句诗你知道他的出处吗?”李高朗一见到杨云清就上前问道。路上的时候,他遇见了王向松, 两人也交流了一下, 只是两人都不知道这句诗的出处, 所以李高朗才想着问一下杨云清, 看他知不知道。
“我也不知道。”接着就把他关于这句诗出处的猜测说了一下。
“啊!你也不知道呀!当时我还以为就只有我自己不知道这句诗的出处,急的不得了, 想了好长时间,最后时间有些不够了,我才匆匆忙忙的作了一首诗上去。”李高朗有些沮丧的说道。
这个时候杨云清听完李高朗的话, 也不知道该安慰什么好了。每年的科举考试的题目都没有一个固定的限制,所以出卷的考官很多时候都会有这种令人意外的操作。就像今年这次, 估计大部分考生都不知道这句诗的出处, 但是也总有些人就算不知道也能根据这句诗作出一首好诗来。
最后他只能对李高朗说道:“也不用太过担心, 这次说不定和你一样的人也有不少, 这种情况下, 若是你前面两篇文章做得好, 最后也能和其他人拉开一点差距。”
之前杨云清他的得到这那几本书都让李高朗王向松抄了一份去, 里面可谓是各种类型的文章基本都有,之前几个月他们和他一样,也认真钻研了一番, 这样一番下来,杨云清觉得对他们的作文水平肯定也会有些帮助,若是这次李高朗的前两篇文章做得好了,也未必不能挽回自己的劣势。
好在李高朗天性乐观,也就沮丧了一会,很快心情就恢复到了平常的样子,接下来的时间就用来继续发奋努力,准备覆试了。
而此时贡院里,以学政周大人为主的一系列官员正在阅卷。为了防止有人请人代考,学政还必须派人去调阅考生县试和府试的答卷来对比字迹,所以阅卷速度也有点慢。
阅卷的的时候,凑巧学政周大人就拿到了杨云清的那份卷子。作为出题者,周大人很能明白自己出的题目的难度,所以对考生们的答题情况判断的十分准确。
拿到杨云清这份考卷的时候,看到第一题截搭题的文章,他就发觉这个考生文笔十分老练,这篇文章作的十分顺畅,等到看到第二篇的时候,通篇读下来后,他就更是对这篇文章满意至极,破题、承题还有后面的入题都十分精彩,里面的观点更是绝妙,用词也是讲究至极,令周大人不禁拍案叫绝,可惜暂时考卷糊名,就算他是学政也要等到阅卷结束后才能知道这份考卷的主人是谁。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此子就算放到才子如云的江南那边,也能算是拔尖的了。
而后面的那首诗,诗题“云补苍山缺处齐”本就不是古人的诗句,而是周大人早年自己作的诗,当然诗仅在几个同僚之间流传,不过放在这里做考题也是够格的,所以对于这次所有考生诗作的如何,他最有发言权。但最后周大人看完手里这份考卷之后,也不得不称赞一句诗作的:“格律精细,寄托遥深”。虽然阅卷还未结束,但在周大人看来,院试案首最后十之八九要落到此子手中了,只是不知此子是否是之前陆知府所说的那个有望拿到小三元的小少年杨云清呢。
几天之后,正场阅卷终于完成了,不过这个时候并不会发案,也就是放榜,只是会公布正场录取者覆试的考号,等到覆试以后才会发案,公布录取秀才的名单。
一般来说,到了院试之后,正场淘汰的人一般不多,大多数人都能进入覆试去。杨云清三人这次自然也在此列,得以继续覆试。 ↑返回顶部↑
考卷上的第二道题目看起来非常简单,只有四个字,题目是:“不以规矩”,但是事实上,往往题目字越少,它能提供的信息就越少,题目也就相对越难。
虽然只有四个字,但是杨云清稍微思索了一番,就很快从脑海中筛选出了这四个字的出处。这个题目:“不以规矩”选自《孟子·离娄上》,它的原文为:“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师旷之聪……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思考了一会,杨云清很快就找到了落笔之处,他直接抓住原文中的“明”和“巧”展开论述,然后直接以“规矩而不以也,惟恃此明与巧矣”此句巧妙破题,直接点了题目:“不以规矩”四个字,说道为什么有人会“不以规矩”呢无非是靠着自己的“明”和“巧”罢了。
接着在起讲之中直接开始分析规矩:“尝闻古之君子,周旋则中规,折旋则中矩,……奈之何,以审曲面势之人,而漫曰舍旃也”其中“舍旃”就是“舍之”的意思,但是考虑到声调的问题,杨云清直接用了“舍旃”。
然后杨云清又用了些排比,来强化自己的观点,大概意思就是:大到天地,小到人的衣服,都要有一定的规矩。作为一个在现代经历过高考,写过无数篇议论文的人来说,这个八股文也和现代议论文有些地方是类似的,所以后面杨云清又笔锋一转,按照他高中语文老师讲的,搞了反面论证,接着又用了一个假设论证将文章思想推入了一个高峰,“诚如是也,则必有以代规而后可……虽明与巧有出乎规矩之上,如规而不规何如矩而不矩何”
最后结尾来个总结,如此一篇文也就算是作好了。花费了一会时间改了几处词句,杨云清便没有犹豫,直接将这个第二篇文章誊抄到了考卷上。誊抄完之后,这个时候,才刚刚过了中午没多久,大概是一点到两点之间吧,现在杨云清他也只剩那最后一首诗了。
这次杨云清就随手拿了考篮之中早已干了的白布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然后就直接看向最后一个题目了。
最后的这个题目是“赋得‘云补苍山缺处齐’,以五言八韵为限,”,一般来说“赋得”都是摘古人诗句为题,然后要求考生借此作诗,但是杨云清他自从穿越过来之后,为了弥补自己在作诗这方面的不足,各种诗集几乎都看遍了,但是这句诗他是闻所未闻,这种情况下,杨云清怀疑这句诗要么是出自某一孤本或者珍藏的典籍,要么就是这个出题者自创的。
这也不怪杨云清猜测如此大胆,毕竟科举考试中啥情况没出过?还好杨云清他此类诗还算精通,看完题目之后也没有被难住,心里推敲了一会,然后写道:“几处岚光缺,秦苍指顾间……”
写完之后,看了一会,发现也没有什么好改的,于是就直接在考卷之上写了。
写完之后,杨云清一点都不想继续待下去,赶紧利索的收拾了一下东西,直接摇铃交卷。
杨云清出去的时候,刚好遇到了巡考的学政周大人还有陆知府。既然已经遇上了,自然也不好躲过去,杨云清他便拱手冲二位大人行了个礼,因为现在正在巡考,二位大人自然也不可能和杨云清这个考生谈论,所以就稍微点头示意了一下,就继续走了。
这样也正和杨云清心意,不用被叫过去谈话,所以他见二位大人走了过去,就加快了脚步,好快点从贡院里出去,回到住的地方弄点水舒舒服服的洗个澡,凉快一些。
杨云清回去是舒服了,洗完澡躺在藤椅上拿着一本前朝大家写的散文集悠闲的看着,四书五经还有那些试题都被放在了一边,他也就当是放松了。但此时贡院里还有的考生看到那最后一题的题目,正在那抓瞎,怎么都想不到那句诗出自哪里,出于谨慎,死活不敢下笔,在苦苦思索着。
第36章 考察过了两个时辰左右后,……
过了两个时辰左右后, 王向松和李高朗也相继回来了。王向松还罢,这次发挥虽然没有超常,但是也还算稳定, 也还有一点考中的把握, 但李高朗面色就有些不好了,看上去有些失落。
“云清, 这次那句诗你知道他的出处吗?”李高朗一见到杨云清就上前问道。路上的时候,他遇见了王向松, 两人也交流了一下, 只是两人都不知道这句诗的出处, 所以李高朗才想着问一下杨云清, 看他知不知道。
“我也不知道。”接着就把他关于这句诗出处的猜测说了一下。
“啊!你也不知道呀!当时我还以为就只有我自己不知道这句诗的出处,急的不得了, 想了好长时间,最后时间有些不够了,我才匆匆忙忙的作了一首诗上去。”李高朗有些沮丧的说道。
这个时候杨云清听完李高朗的话, 也不知道该安慰什么好了。每年的科举考试的题目都没有一个固定的限制,所以出卷的考官很多时候都会有这种令人意外的操作。就像今年这次, 估计大部分考生都不知道这句诗的出处, 但是也总有些人就算不知道也能根据这句诗作出一首好诗来。
最后他只能对李高朗说道:“也不用太过担心, 这次说不定和你一样的人也有不少, 这种情况下, 若是你前面两篇文章做得好, 最后也能和其他人拉开一点差距。”
之前杨云清他的得到这那几本书都让李高朗王向松抄了一份去, 里面可谓是各种类型的文章基本都有,之前几个月他们和他一样,也认真钻研了一番, 这样一番下来,杨云清觉得对他们的作文水平肯定也会有些帮助,若是这次李高朗的前两篇文章做得好了,也未必不能挽回自己的劣势。
好在李高朗天性乐观,也就沮丧了一会,很快心情就恢复到了平常的样子,接下来的时间就用来继续发奋努力,准备覆试了。
而此时贡院里,以学政周大人为主的一系列官员正在阅卷。为了防止有人请人代考,学政还必须派人去调阅考生县试和府试的答卷来对比字迹,所以阅卷速度也有点慢。
阅卷的的时候,凑巧学政周大人就拿到了杨云清的那份卷子。作为出题者,周大人很能明白自己出的题目的难度,所以对考生们的答题情况判断的十分准确。
拿到杨云清这份考卷的时候,看到第一题截搭题的文章,他就发觉这个考生文笔十分老练,这篇文章作的十分顺畅,等到看到第二篇的时候,通篇读下来后,他就更是对这篇文章满意至极,破题、承题还有后面的入题都十分精彩,里面的观点更是绝妙,用词也是讲究至极,令周大人不禁拍案叫绝,可惜暂时考卷糊名,就算他是学政也要等到阅卷结束后才能知道这份考卷的主人是谁。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此子就算放到才子如云的江南那边,也能算是拔尖的了。
而后面的那首诗,诗题“云补苍山缺处齐”本就不是古人的诗句,而是周大人早年自己作的诗,当然诗仅在几个同僚之间流传,不过放在这里做考题也是够格的,所以对于这次所有考生诗作的如何,他最有发言权。但最后周大人看完手里这份考卷之后,也不得不称赞一句诗作的:“格律精细,寄托遥深”。虽然阅卷还未结束,但在周大人看来,院试案首最后十之八九要落到此子手中了,只是不知此子是否是之前陆知府所说的那个有望拿到小三元的小少年杨云清呢。
几天之后,正场阅卷终于完成了,不过这个时候并不会发案,也就是放榜,只是会公布正场录取者覆试的考号,等到覆试以后才会发案,公布录取秀才的名单。
一般来说,到了院试之后,正场淘汰的人一般不多,大多数人都能进入覆试去。杨云清三人这次自然也在此列,得以继续覆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