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林 第406节(1 / 4)
不过,这都是暂时的。金鹏必然会有自己的立场与主张,时间长了就会暴露出来,他与萧家——至少与萧琮——并不是一路人的事实。京西大营在新年里接连走了好几个武将,虽说名义上是去边疆历练,但大多数人都觉得他们是被发配了。在萧琮莫名其妙死于宫中之后,三皇子迟迟没有消息,很多偏向萧家的武将都怀疑他们这一方是被谁暗算了。最受怀疑的自然是东宫太子与曹家!若不是太子被幽禁的传言一直不绝,而承恩侯府在整个正月里都没见什么动静,四皇子依然还在扬州,没有回京的迹象,这些人说不定就会出于义愤做出什么事来。金鹏要镇压住他们,收服他们,还得费不少心思呢。
在这样的前提下,皇帝就把朱瑞派到金鹏身边去了,给京西大营做个临时的监军,辅佐金鹏接掌大营控制权。朱瑞不但是皇帝亲侄,燕王亲子,本身也有军功在身,还是萧明德将军传闻中的外甥,给他做过很多年的儿子,身份特殊。再加上朱瑞进京后一直与萧明德将军保持了友好的关系,时有往来,萧明德的旧部也好,萧琮的旧部也好,都对他客气三分。有他在京西大营坐镇,大营上下就得看在萧将军的面子上,老实一些,别给金鹏将军生事添乱。
但正因为朱瑞得了这项新差使,几乎天天都要留在京西大营,待得晚了,就只能在营中留宿,所以跟妻子谢慕林见面团聚的机会也少了。谢慕林心里还挺惦记他的,却也知道正事要紧。除了给他打点好日常衣食,交代亲兵要照顾好他在营中的饮食起居,也做不了别的了。
燕王还在宫中陪伴皇帝,不过已经不再留宿了。似乎是因为皇帝的身体状况稍有好转的关系。他每日都会尽量回燕王府过夜,但公公与儿媳之间少有交谈的机会,即使见了面,也不过是交流一下最新得到的情报,前者再嘱咐后者些注意事项而已。
谢慕林过着这样近乎深居简出的日子,少有与外界往来的机会,所以对于周围人的态度变化并不是很敏感。
但到了二月二龙抬头那一天,宫中按照常例要举行祭神活动,皇帝还得在宫中特别开辟出来的一块田地里插几棵秧意思意思,以示皇家对农事的重视。这一天还是挺热闹的,宗室皇亲、文武百官等等,一定品级以上的人物都会参与仪式,还会有礼乐演奏和歌舞表演。谢慕林照例陪在太后身边出席仪式,看着太后履行了原本该由皇后完成的任务,又看着燕王代替病弱的皇帝在田里插了秧,而围观的官员、宗室与皇亲们虽然小声议论了一下这件事,却没多少人反对。紧接着,就是宫廷宴会了。
在这个宴会上,谢慕林因为座席在宗室命妇的席间,所以特别感受到了周遭人等对自己态度的变化。她感觉自己好象忽然变成了人人喜欢的万人迷一般,谁见到她都要笑眯眯地打招呼,比从前可亲切多了。
长辈们对她十分慈祥和蔼,还会亲亲热热地开小玩笑,话里话外小小地奉承她几句;平辈们忽然间好象都成了她的好闺密、好朋友,甚至还说起了燕王妃的好话——她们从前可不是人人都会发表类似言论的,因为她们的婆母可能就是当年欺负过燕王妃的人;至于小辈们,则几乎将她视作了祖宗一般,不但处处礼敬,还恨不得给她当儿子、闺女、媳妇似的,几乎要把香桃和宫人们的工作给抢了。
就连原本会时不时阴她两句的乐昌大长公主,都好象完全忘了自己曾经做过什么、说过什么似的,拉着谢慕林的手亲亲热热地说话,仿佛她才是自己的外孙女儿!有传闻说,冯氏在元宵节后上乐昌大长公主府给外祖母请安,头一回吃了闭门羹!而今天,乐昌大长公主竟然在谢慕林面前贬斥了冯氏,直说这个孩子不懂事,行事荒唐,让人生气,她连一面都不想见对方了!
谢慕林起初还是一头雾水的,渐渐地也反应过来了。
京城里的人,就是这么现实、势利。看到她得太后重视,还参与了遣散宫人的工作,提的建议也能得太后认可,顿时就高看了她几分。而燕王能代替皇帝在二月二这一天进行插秧祈福的工作,也足以证明皇帝对燕王这个亲兄弟的看重。不论哪位皇子上位,都不可能改变燕王府的权势地位。因此,无论是从权势角度,还是从太后宠信的角度出发,永安郡王妃都绝对不会是好捏的软柿子了。
以前宗室长辈们还能仗着辈份,在她面前倚老卖老。而如今,只要她在太后面前撒个娇,告个状,太后还能不替宠爱的孙媳妇出头么?辈份再高的宗室,也不可能跟太后作对呀!
谢慕林察觉到了周遭的变化之后,只觉得有些哭笑不得。晚上朱瑞难得回家一趟,她便跟丈夫吐槽:“京城的人这态度转变得太叫人尴尬了!从前我客客气气对待的宗室长辈,如今再用同样客气的态度对待对方,她反而会感到心中不安,觉得我记恨于心,要对她使坏呢!我要是稍稍对她板起脸,说话语气冷淡些,她反倒觉得可以安心了。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想法?!我对人有礼貌,那是我有教养,怎么反而有错了?!”
朱瑞听得哈哈大笑,连声安抚妻子:“没事儿没事儿。娘子随便应付一下就行了。就算你待人客客气气地,可不想理人的时候就别理,如今谁还敢因此就传你的闲话不成?在京城,任何人风光都只是一时的。趁着咱们还能风光时,该享受的便利就先享受了吧,免得日后别人又在我们面前拿乔时,再感到后悔。”
“我才不会为这种事后悔呢!”谢慕林轻哼,“不过,王妃不能在这时候进京,亲眼看看那些人的嘴脸,还真是可惜。”
第1521章 废储
燕王妃当然不会上京。这个时节,北方运河里的浮冰还未完全化开,行船尚有危险呢。
更何况,燕王父子都进了京城,永平郡主又出嫁了,总不能让燕王府空了吧?燕王妃如今还留在北平,就是为了坐镇大局。
虽然政务、军务方面的事,她一概是不理会的,但有她这位燕王府的女主人在,各军将领们心里都会觉得,遇事还有个可以评理的地方,所以心中尚算安稳,会用心去维持大局稳定。再加上如今边疆久无战事,各大边镇也没出什么乱子,冬天时所有人安心猫冬,欢欢喜喜地过个新年,有燕王妃在燕王府里待着,再有永平郡主的仪宾小袁将军从旁辅佐,查遗补漏,也就足够了。
这个时间当然不能太长。朱瑞曾经私下跟谢慕林讨论,觉得京城这边的事倘若不能在开春后尽快出结果,燕王难以脱身的话,最晚四月前,他这个儿子就得先一步回北平去了。虽说燕王妃与小袁将军都在北平,但前者不通军务,后者年纪资历尚轻,时间长了很容易出问题。燕王能回北平自然是最好的,可他如果放心不下同胞兄长,那朱瑞觉得自己这个做儿子的回去顶上也成。他虽然也年轻,资历也浅,可毕竟是燕王唯一的儿子呢。目前看来,皇帝应该不会再提过继皇子到燕王府做世子的事儿了,那朱瑞便是板上钉钉的燕王世子。就算他再年轻,资历再浅,在北方地界上混的军中将领,也不可能真的轻视于他。
不过朱瑞私心里还是更希望父亲燕王能与他们夫妻一道回北平去。如今京城里的局势已经渐趋明朗,废储的旨意马上就会下来了,三皇子右手受伤致残,也失去了皇位继承权,再加上二皇子早已出继,除去四皇子,新储君不可能是别人了。问题只在于册封的旨意什么时候会下来而已。
在这样的前提下,朱瑞认为他们燕王府并不是非得守在京城不可。萧家父子一死一退,曹家在承恩侯重伤之后彻底歇菜,皇帝正有意培养何家兄弟与金鹏将军成为新一代的军中领袖,燕王留京对皇帝的计划多少有些影响,不利于何家兄弟与金鹏获取军中威望,那又何必再留呢?
谢慕林认为,可能是因为皇帝的身体已经越来越差了,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那啥。燕王身为皇帝的同胞亲兄弟,哪怕早早出继了,也希望能陪皇帝走完最后一程吧?更何况还有太后在。太后对皇帝的身体情况也早有心理准备,但再冷静的人遇到丧子之痛,肯定都会很难受的。燕王一向是个孝子,他想留在京城,陪亲生母亲一同度过最伤心最难过的那段时间,那是很合理的想法。
朱瑞认同谢慕林的想法,但依然觉得京城的环境实在是让人透不过气来。他真恨不得早一日离开,实在是不想再看到周围的人汲汲营营的丑陋模样了。
谢慕林想到这段时间以来,她遇到的大部分人那势利的表现,表示与朱瑞很有同感。不过她还是安抚朱瑞:“没事的,等四殿下从扬州回来,正式被册封为储君,我估计我们就能离开了。边疆稳定也是很重要的。就算王爷要留在京城陪着太后娘娘与皇上,我们也可以先走一步。”
朱瑞低头叹了口气:“倘若我们真的先于父王离开……等到了北平后,就让王妃上京来吧。父王与王妃很少有分开这么长时间的时候……而现如今京中上下,无论是谁,再遇到王妃,也该不会再象从前那般轻慢无礼了吧?”
燕王圣眷正隆,太后也对这个过继出去的小儿子十分倚重,他还有了儿子,不管是不是王妃嫡出,反正有亲生儿子了,可以继承燕王府的事业。宗室做到这个份上,还有谁能瞧他不起呢?更别说未来的新储君还明显与这位王叔感情甚笃……就算是曾经记恨岳家的那些宗室寡妇们,想到谢慕林这位永安郡王妃曾经是如何怼她们的,也不敢再跟燕王妃过不去了吧?即使她们没有这个觉悟,她们的儿孙小辈们也会让她们有的。
现在的时局,确实跟他们夫妻刚刚进京时不一样了。
谢慕林不由得感叹万分,随即想起一件事:“废太子的旨意……应该就是这两天要颁布下去了吧?”
朱瑞点点头:“确实就是这两天的事儿了。坤宁宫与东宫的旧人,早在二月初一那天就已经被先一步送去了太后特地拨出来的庄子上。那地方已经是太平府的地界了,离京城颇远,周围一大片土地都是太后的娘家所有,连附近镇子上,也多是太后娘家的产业,居住的百姓不是太后娘家的亲眷仆从,便是佃户伙计。那些宫人与内侍生活在远离镇子的田庄中,除去事先安排的车夫、杂工、厨娘等等以及从附近几个村镇收容的孤儿以外,再无其他闲杂人等。整个庄子分成两边,让宫人与内侍分别住进去,按旬送去米粮……” ↑返回顶部↑
在这样的前提下,皇帝就把朱瑞派到金鹏身边去了,给京西大营做个临时的监军,辅佐金鹏接掌大营控制权。朱瑞不但是皇帝亲侄,燕王亲子,本身也有军功在身,还是萧明德将军传闻中的外甥,给他做过很多年的儿子,身份特殊。再加上朱瑞进京后一直与萧明德将军保持了友好的关系,时有往来,萧明德的旧部也好,萧琮的旧部也好,都对他客气三分。有他在京西大营坐镇,大营上下就得看在萧将军的面子上,老实一些,别给金鹏将军生事添乱。
但正因为朱瑞得了这项新差使,几乎天天都要留在京西大营,待得晚了,就只能在营中留宿,所以跟妻子谢慕林见面团聚的机会也少了。谢慕林心里还挺惦记他的,却也知道正事要紧。除了给他打点好日常衣食,交代亲兵要照顾好他在营中的饮食起居,也做不了别的了。
燕王还在宫中陪伴皇帝,不过已经不再留宿了。似乎是因为皇帝的身体状况稍有好转的关系。他每日都会尽量回燕王府过夜,但公公与儿媳之间少有交谈的机会,即使见了面,也不过是交流一下最新得到的情报,前者再嘱咐后者些注意事项而已。
谢慕林过着这样近乎深居简出的日子,少有与外界往来的机会,所以对于周围人的态度变化并不是很敏感。
但到了二月二龙抬头那一天,宫中按照常例要举行祭神活动,皇帝还得在宫中特别开辟出来的一块田地里插几棵秧意思意思,以示皇家对农事的重视。这一天还是挺热闹的,宗室皇亲、文武百官等等,一定品级以上的人物都会参与仪式,还会有礼乐演奏和歌舞表演。谢慕林照例陪在太后身边出席仪式,看着太后履行了原本该由皇后完成的任务,又看着燕王代替病弱的皇帝在田里插了秧,而围观的官员、宗室与皇亲们虽然小声议论了一下这件事,却没多少人反对。紧接着,就是宫廷宴会了。
在这个宴会上,谢慕林因为座席在宗室命妇的席间,所以特别感受到了周遭人等对自己态度的变化。她感觉自己好象忽然变成了人人喜欢的万人迷一般,谁见到她都要笑眯眯地打招呼,比从前可亲切多了。
长辈们对她十分慈祥和蔼,还会亲亲热热地开小玩笑,话里话外小小地奉承她几句;平辈们忽然间好象都成了她的好闺密、好朋友,甚至还说起了燕王妃的好话——她们从前可不是人人都会发表类似言论的,因为她们的婆母可能就是当年欺负过燕王妃的人;至于小辈们,则几乎将她视作了祖宗一般,不但处处礼敬,还恨不得给她当儿子、闺女、媳妇似的,几乎要把香桃和宫人们的工作给抢了。
就连原本会时不时阴她两句的乐昌大长公主,都好象完全忘了自己曾经做过什么、说过什么似的,拉着谢慕林的手亲亲热热地说话,仿佛她才是自己的外孙女儿!有传闻说,冯氏在元宵节后上乐昌大长公主府给外祖母请安,头一回吃了闭门羹!而今天,乐昌大长公主竟然在谢慕林面前贬斥了冯氏,直说这个孩子不懂事,行事荒唐,让人生气,她连一面都不想见对方了!
谢慕林起初还是一头雾水的,渐渐地也反应过来了。
京城里的人,就是这么现实、势利。看到她得太后重视,还参与了遣散宫人的工作,提的建议也能得太后认可,顿时就高看了她几分。而燕王能代替皇帝在二月二这一天进行插秧祈福的工作,也足以证明皇帝对燕王这个亲兄弟的看重。不论哪位皇子上位,都不可能改变燕王府的权势地位。因此,无论是从权势角度,还是从太后宠信的角度出发,永安郡王妃都绝对不会是好捏的软柿子了。
以前宗室长辈们还能仗着辈份,在她面前倚老卖老。而如今,只要她在太后面前撒个娇,告个状,太后还能不替宠爱的孙媳妇出头么?辈份再高的宗室,也不可能跟太后作对呀!
谢慕林察觉到了周遭的变化之后,只觉得有些哭笑不得。晚上朱瑞难得回家一趟,她便跟丈夫吐槽:“京城的人这态度转变得太叫人尴尬了!从前我客客气气对待的宗室长辈,如今再用同样客气的态度对待对方,她反而会感到心中不安,觉得我记恨于心,要对她使坏呢!我要是稍稍对她板起脸,说话语气冷淡些,她反倒觉得可以安心了。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想法?!我对人有礼貌,那是我有教养,怎么反而有错了?!”
朱瑞听得哈哈大笑,连声安抚妻子:“没事儿没事儿。娘子随便应付一下就行了。就算你待人客客气气地,可不想理人的时候就别理,如今谁还敢因此就传你的闲话不成?在京城,任何人风光都只是一时的。趁着咱们还能风光时,该享受的便利就先享受了吧,免得日后别人又在我们面前拿乔时,再感到后悔。”
“我才不会为这种事后悔呢!”谢慕林轻哼,“不过,王妃不能在这时候进京,亲眼看看那些人的嘴脸,还真是可惜。”
第1521章 废储
燕王妃当然不会上京。这个时节,北方运河里的浮冰还未完全化开,行船尚有危险呢。
更何况,燕王父子都进了京城,永平郡主又出嫁了,总不能让燕王府空了吧?燕王妃如今还留在北平,就是为了坐镇大局。
虽然政务、军务方面的事,她一概是不理会的,但有她这位燕王府的女主人在,各军将领们心里都会觉得,遇事还有个可以评理的地方,所以心中尚算安稳,会用心去维持大局稳定。再加上如今边疆久无战事,各大边镇也没出什么乱子,冬天时所有人安心猫冬,欢欢喜喜地过个新年,有燕王妃在燕王府里待着,再有永平郡主的仪宾小袁将军从旁辅佐,查遗补漏,也就足够了。
这个时间当然不能太长。朱瑞曾经私下跟谢慕林讨论,觉得京城这边的事倘若不能在开春后尽快出结果,燕王难以脱身的话,最晚四月前,他这个儿子就得先一步回北平去了。虽说燕王妃与小袁将军都在北平,但前者不通军务,后者年纪资历尚轻,时间长了很容易出问题。燕王能回北平自然是最好的,可他如果放心不下同胞兄长,那朱瑞觉得自己这个做儿子的回去顶上也成。他虽然也年轻,资历也浅,可毕竟是燕王唯一的儿子呢。目前看来,皇帝应该不会再提过继皇子到燕王府做世子的事儿了,那朱瑞便是板上钉钉的燕王世子。就算他再年轻,资历再浅,在北方地界上混的军中将领,也不可能真的轻视于他。
不过朱瑞私心里还是更希望父亲燕王能与他们夫妻一道回北平去。如今京城里的局势已经渐趋明朗,废储的旨意马上就会下来了,三皇子右手受伤致残,也失去了皇位继承权,再加上二皇子早已出继,除去四皇子,新储君不可能是别人了。问题只在于册封的旨意什么时候会下来而已。
在这样的前提下,朱瑞认为他们燕王府并不是非得守在京城不可。萧家父子一死一退,曹家在承恩侯重伤之后彻底歇菜,皇帝正有意培养何家兄弟与金鹏将军成为新一代的军中领袖,燕王留京对皇帝的计划多少有些影响,不利于何家兄弟与金鹏获取军中威望,那又何必再留呢?
谢慕林认为,可能是因为皇帝的身体已经越来越差了,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那啥。燕王身为皇帝的同胞亲兄弟,哪怕早早出继了,也希望能陪皇帝走完最后一程吧?更何况还有太后在。太后对皇帝的身体情况也早有心理准备,但再冷静的人遇到丧子之痛,肯定都会很难受的。燕王一向是个孝子,他想留在京城,陪亲生母亲一同度过最伤心最难过的那段时间,那是很合理的想法。
朱瑞认同谢慕林的想法,但依然觉得京城的环境实在是让人透不过气来。他真恨不得早一日离开,实在是不想再看到周围的人汲汲营营的丑陋模样了。
谢慕林想到这段时间以来,她遇到的大部分人那势利的表现,表示与朱瑞很有同感。不过她还是安抚朱瑞:“没事的,等四殿下从扬州回来,正式被册封为储君,我估计我们就能离开了。边疆稳定也是很重要的。就算王爷要留在京城陪着太后娘娘与皇上,我们也可以先走一步。”
朱瑞低头叹了口气:“倘若我们真的先于父王离开……等到了北平后,就让王妃上京来吧。父王与王妃很少有分开这么长时间的时候……而现如今京中上下,无论是谁,再遇到王妃,也该不会再象从前那般轻慢无礼了吧?”
燕王圣眷正隆,太后也对这个过继出去的小儿子十分倚重,他还有了儿子,不管是不是王妃嫡出,反正有亲生儿子了,可以继承燕王府的事业。宗室做到这个份上,还有谁能瞧他不起呢?更别说未来的新储君还明显与这位王叔感情甚笃……就算是曾经记恨岳家的那些宗室寡妇们,想到谢慕林这位永安郡王妃曾经是如何怼她们的,也不敢再跟燕王妃过不去了吧?即使她们没有这个觉悟,她们的儿孙小辈们也会让她们有的。
现在的时局,确实跟他们夫妻刚刚进京时不一样了。
谢慕林不由得感叹万分,随即想起一件事:“废太子的旨意……应该就是这两天要颁布下去了吧?”
朱瑞点点头:“确实就是这两天的事儿了。坤宁宫与东宫的旧人,早在二月初一那天就已经被先一步送去了太后特地拨出来的庄子上。那地方已经是太平府的地界了,离京城颇远,周围一大片土地都是太后的娘家所有,连附近镇子上,也多是太后娘家的产业,居住的百姓不是太后娘家的亲眷仆从,便是佃户伙计。那些宫人与内侍生活在远离镇子的田庄中,除去事先安排的车夫、杂工、厨娘等等以及从附近几个村镇收容的孤儿以外,再无其他闲杂人等。整个庄子分成两边,让宫人与内侍分别住进去,按旬送去米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