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林 第408节(2 / 4)
在萧琮死后,曾经有过很多人上萧家吊唁顺便打探消息,当时萧明德将军就曾经向很多人透露过自己有退休的想法了。
大部分的人都觉得,象他这种身份地位与资历的名将,在失去皇帝圣眷这么长的时间后,独生爱子又忽然夭折,会觉得大受打击,从而心灰意冷退出朝堂,是很自然而然的事,并不觉得奇怪。有些人可能会认为他退出得太早了,等到三皇子成为储君甚至是新君之后,他这个亲舅舅本该能在仕途上再进一步的,这么早就退岂不是太过可惜?然而,等到三皇子迟迟未出现在萧琮灵堂上的消息传开后,哪怕不是不明内情的人,也多少觉得三皇子对萧家未免过于冷漠。明明还有个萧琳即将要嫁他为妾,可一旦最支持他的萧琮去世,他对萧家就远不如从前殷勤了。对待亲舅舅尚且如此,三皇子真的是个有情有义的明君吗?
当然,等到不少权贵圈的人听说了三皇子右手受伤的消息之后,会抱这种念头的人就很少了。更多的人觉得,萧明德将军估计是在受到丧子打击的同时,认清了三皇子的冷漠,又确定了三皇子前途断绝,所以才会心灰意冷,激流勇退的。
有传闻说,萧明德将军早在正月下旬,朝廷各部衙开衙办公的时候,就想要呈上致仕奏折的,是被妻子死活拦住的,因为她害怕,一旦丈夫致仕,就越发不会有人来拜祭儿子了,而女儿是否能顺利嫁给三皇子,也成了未知之数。萧明德将军看着因为丧子而伤心病倒的妻子,心软了几回,才会一再推迟了上书的时间,但到底还是在二月中旬将早已写好的奏折送呈御览。
皇帝完全没有挽留的意思,很平静地批复下来了,连做戏的意思都没有。
倒是萧将军本人,得知皇帝的答复之后,眼圈忍不住红了一下,才忍住了心中的悲痛,郑重朝着西宫方向下跪行礼,算是辞别了这位他从少年时代就开始侍奉效忠的君主。
燕王与朱瑞随后收到了消息。在燕王的默许下,朱瑞追上了萧将军,一路陪着他回到了柱国将军府。从今往后,萧明德将军就只会顶着祖传下来的“柱国将军”名头,过着富贵闲人的生活。不过据他所说,他会先把儿子送回老家安葬,顺道把女儿也带回去。
三皇子明显不是什么可以信任依靠的人选,而他的前程也同样晦暗不清。萧将军不想照着妻子的意思,把女儿嫁过去做个妾室了。如果三皇子能正常封王,那萧琳给他做个侧妃,也未必有多糟糕;可万一他不甘心失去皇位继承权,要搞出些什么祸事来呢?!萧家不可能陪着他冒险,因此不能再被他捆绑下去了。萧明德将军宁可把女儿带回老家去,再挑个人品正直性情温厚的旧部做女婿,只需要跟男方说清楚女儿的情况,把她当成新寡大归的外嫁女重新嫁出去,其实也不是办不到的。男方的家世条件当然不会太好,但现阶段的萧家,已经没必要挑剔这些了。
倒是儿媳腹中的胎儿,一旦出世,若是孙儿的话,萧将军打算要亲自教养,而不是把孩子交托后宅妇人之手。他希望能教出一个人品正直、才能出众又能明辨事非、恪守忠义的好孩子。
朱瑞默默听着曾经的养父说出自己的计划,没有提出任何异议。但他心里清楚,萧明德将军未必能如愿以偿。且不说三皇子是否会容忍自己的女人另嫁他人,光是萧琳本人,就不象是会顺从父亲意愿的样子。萧将军在自己的家人面前,从来就没法做到一言九鼎,只能指望他这一回能坚持得长一些了。
留意到萧明德致仕的人有很多,但大家看到皇帝的态度,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再加上萧明德本来的人缘也不是很好,曾经为了做一个忠心的孤臣,他与朝中大部分文臣武将都没有什么好交情。如今他的差人缘加上皇帝的态度,两相叠加,导致了萧家越发门可罗雀。至于萧明德与他的夫人与女儿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争吵、矛盾,外界也无心关注了。眼下大部分的人,注意力都转移到了即将回京的四皇子身上。
即使皇帝没有明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宫中发生的隐秘也渐渐传到了京中各权贵世家与高门大户的耳中。随着太子被废、二皇子出继、三皇子因伤致残,当今皇帝的四位皇子中,下一任储君的人选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
不管曾经有多少人觉得四皇子生母不够端庄贤淑、母族不够高贵、本人年纪太小、没有学业方面的出众名声、更没有给外臣们留下足够的好印象……反正现在也只剩下他能成为新任的储君了。朝臣们回想起四皇子过去的所作所为,发现他其实也没什么明显的缺点,人不蠢,学业中上,待人接物都挺有教养的,能让皇帝一直宠爱信任,也足以证明他的聪慧。况且,尽管是皇帝特地命他留在扬州“祈福”,但这么开的时间了,足有半年功夫,他的兄长们在京城、宫中频频搞事,他却一直很老实,看起来足够明智和乖巧。起码,他不会是个会自以为聪明的野心家。
乔美人虽然名声不佳,可除此之外也没什么恶行,不过就是以色侍人罢了。
乔家声名不显,也没几个出众的子弟,更无高官。但在经历过曹家这样的强势外戚之后,大家反而觉得乔家挺好的。四皇子得势时,他们也没惹出什么事来,估计以后也成不了气候。大家不需要担忧会再来一家难缠的外戚权臣了。
宗室皇亲们跟四皇子打交道不多,但印象中并不是个难相处的孩子,再加上很多人心虚,眼下暂时还不敢反对什么;武将们先后经历过太子与三皇子这两位失败的皇位竞争者,又有燕王这位大将在上头镇压,同样暂时不会发出声音;文臣们则觉得一位乖巧明理不爱生事的新君,相当符合他们的期望,感觉比傲慢无礼的太子要好多了!而且四皇子最宠信的近臣是正经科举出身,既非外家亲戚也非实权武将,素来的名声也不错,那四皇子应该会更亲近清流文臣们吧?
当四皇子的仪仗进入京城大门的时候,打从心眼里欢迎他归来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再也没有任何人拿他是受宠无实绩的幼子说事儿,也没哪个朝臣提出“废长立幼”是不吉征兆的观点。
太子是自己作死的,并不是皇帝无缘由地废了他。
太子与三皇子也同样没有实绩,拿这个挑剔一个小皇子,实在没必要。
况且皇帝的身体肉眼可见地衰败下去,这时候不赶紧把唯一一个合格的储君人选捧上位,确定他的继承资格,保证皇位平稳过渡,难道还真要等到皇帝支撑不下去时,又发生一次夺嫡之乱,让整个京城再度血流成河么?!
第1531章 回宫
谢慕林这一天再次进了宫,在慈宁宫里陪太后等待着从扬州归来的四皇子。
太后已经有半年没见过小孙子了,哪怕每个月都能收到他的请安心和礼物,心里也挂念得紧。她盼着祖孙团圆的这一天已经盼了很久,不知道抱怨过皇帝多少回呢!
四皇子回宫后,肯定是先去西宫见皇帝。皇帝的身体并不是很好,他们父子会面的时间不会太长,随后四皇子肯定就要往慈宁宫里来了。乔贤妃为了早一刻见到儿子,也跑来跟太后作伴了。她还惦记着儿子小小年纪就要在外头待这么长的时间不能回家,也不知道瘦了没有呢!
太后与乔贤妃一边念叨着四皇子的事,一边催促宫人与内侍们去宫门打探,看四皇子的仪仗到哪里了。大概是因为两人难得地有了共鸣的缘故,今日太后对乔贤妃和气了许多,乔贤妃也觉得太后如今格外慈爱,便也跟着说话谨慎讨喜起来。她俩有来有往地说了很久的话,原本打算在旁劝慰的永宁长公主与谢慕林反倒是闲下来了,只得顺着她俩的口风,说些安抚她们的话。
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有小黄门或小宫女跑回来报告,说四皇子的仪仗已经进了京城,又或是进了皇城,进了承天门,过端门了,然后是午门……等等等等。
四皇子这趟回京,比他出京时的排场要大很多。这都是皇帝特地安排的。当四皇子一行人相对低调地过了长江之后,皇帝安排去码头迎接他的官员随从们就开始为四皇子排出了正式的仪仗,处处都照着四皇子目前的身份所能享受的最高规格行事。虽然还没高到储君那个级别,但所有看到他排场的人,都会清楚地认识到,这是一位极其尊贵受重视的皇子,离储君也不过是一步之遥罢了。
显然,皇帝这是有意在为小儿子造势。四皇子原本就是皇帝最小的儿子,因为年纪太轻,一直都在宫中读书,在朝臣面前并没有特别出众的表现,除了偶尔奉皇命出宫办事,跟宗室皇亲们也没多少接触。再加上他过去这一年里,先是前往普陀山“祈福”,接着又前往北平照顾身体不适的太后,回到京城后很快又前往扬州为太后“祈福”,待了半年,直到现在才回转。他几乎是在京城朝臣权贵们面前消失了一整天的时间,此刻确实需要在所有人面前加强一下自己的存在感。因此,皇帝特地安排了他回京的排场,又派足了人马,既可以保证四皇子回程途中的安全,也顺道诏告天下:这是他所重视的皇子,即将会册立为这个国家的储君。
据打听消息的宫人与内侍们说,四皇子进城之后,到进皇城之前,那么一段短短的路,却引来了许多百姓围观。关于四皇子即将成为新储君的消息,似乎已经传开去了,因此很多人都想来瞧瞧,未来天子是什么模样。相比于他前头的三位兄长,他因为年纪尚少,在百姓们心目中还挺神秘的。不过大家都知道他的生母乔贤妃是出名的美人,所以他必定也生得不差,完全可以让大姑娘小媳妇们肖想一下美少年的形象。
据说,四皇子的车驾所经过的街道,两旁茶楼上还有往下面扔香花手帕荷包的呢!还好皇帝早有嘱咐,不许小儿子在回京途中擅自下马车,所以不管别人扔了什么,都只能落在马车顶上,一点儿都没挨着四皇子。只不过在周遭负责警戒的骑兵或侍卫们就比较苦逼了。他们需得留意四面八方所有飞过来的物体,以及周围围观的人群,就怕有什么刺客冒出来对四皇子不利。 ↑返回顶部↑
大部分的人都觉得,象他这种身份地位与资历的名将,在失去皇帝圣眷这么长的时间后,独生爱子又忽然夭折,会觉得大受打击,从而心灰意冷退出朝堂,是很自然而然的事,并不觉得奇怪。有些人可能会认为他退出得太早了,等到三皇子成为储君甚至是新君之后,他这个亲舅舅本该能在仕途上再进一步的,这么早就退岂不是太过可惜?然而,等到三皇子迟迟未出现在萧琮灵堂上的消息传开后,哪怕不是不明内情的人,也多少觉得三皇子对萧家未免过于冷漠。明明还有个萧琳即将要嫁他为妾,可一旦最支持他的萧琮去世,他对萧家就远不如从前殷勤了。对待亲舅舅尚且如此,三皇子真的是个有情有义的明君吗?
当然,等到不少权贵圈的人听说了三皇子右手受伤的消息之后,会抱这种念头的人就很少了。更多的人觉得,萧明德将军估计是在受到丧子打击的同时,认清了三皇子的冷漠,又确定了三皇子前途断绝,所以才会心灰意冷,激流勇退的。
有传闻说,萧明德将军早在正月下旬,朝廷各部衙开衙办公的时候,就想要呈上致仕奏折的,是被妻子死活拦住的,因为她害怕,一旦丈夫致仕,就越发不会有人来拜祭儿子了,而女儿是否能顺利嫁给三皇子,也成了未知之数。萧明德将军看着因为丧子而伤心病倒的妻子,心软了几回,才会一再推迟了上书的时间,但到底还是在二月中旬将早已写好的奏折送呈御览。
皇帝完全没有挽留的意思,很平静地批复下来了,连做戏的意思都没有。
倒是萧将军本人,得知皇帝的答复之后,眼圈忍不住红了一下,才忍住了心中的悲痛,郑重朝着西宫方向下跪行礼,算是辞别了这位他从少年时代就开始侍奉效忠的君主。
燕王与朱瑞随后收到了消息。在燕王的默许下,朱瑞追上了萧将军,一路陪着他回到了柱国将军府。从今往后,萧明德将军就只会顶着祖传下来的“柱国将军”名头,过着富贵闲人的生活。不过据他所说,他会先把儿子送回老家安葬,顺道把女儿也带回去。
三皇子明显不是什么可以信任依靠的人选,而他的前程也同样晦暗不清。萧将军不想照着妻子的意思,把女儿嫁过去做个妾室了。如果三皇子能正常封王,那萧琳给他做个侧妃,也未必有多糟糕;可万一他不甘心失去皇位继承权,要搞出些什么祸事来呢?!萧家不可能陪着他冒险,因此不能再被他捆绑下去了。萧明德将军宁可把女儿带回老家去,再挑个人品正直性情温厚的旧部做女婿,只需要跟男方说清楚女儿的情况,把她当成新寡大归的外嫁女重新嫁出去,其实也不是办不到的。男方的家世条件当然不会太好,但现阶段的萧家,已经没必要挑剔这些了。
倒是儿媳腹中的胎儿,一旦出世,若是孙儿的话,萧将军打算要亲自教养,而不是把孩子交托后宅妇人之手。他希望能教出一个人品正直、才能出众又能明辨事非、恪守忠义的好孩子。
朱瑞默默听着曾经的养父说出自己的计划,没有提出任何异议。但他心里清楚,萧明德将军未必能如愿以偿。且不说三皇子是否会容忍自己的女人另嫁他人,光是萧琳本人,就不象是会顺从父亲意愿的样子。萧将军在自己的家人面前,从来就没法做到一言九鼎,只能指望他这一回能坚持得长一些了。
留意到萧明德致仕的人有很多,但大家看到皇帝的态度,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再加上萧明德本来的人缘也不是很好,曾经为了做一个忠心的孤臣,他与朝中大部分文臣武将都没有什么好交情。如今他的差人缘加上皇帝的态度,两相叠加,导致了萧家越发门可罗雀。至于萧明德与他的夫人与女儿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争吵、矛盾,外界也无心关注了。眼下大部分的人,注意力都转移到了即将回京的四皇子身上。
即使皇帝没有明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宫中发生的隐秘也渐渐传到了京中各权贵世家与高门大户的耳中。随着太子被废、二皇子出继、三皇子因伤致残,当今皇帝的四位皇子中,下一任储君的人选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
不管曾经有多少人觉得四皇子生母不够端庄贤淑、母族不够高贵、本人年纪太小、没有学业方面的出众名声、更没有给外臣们留下足够的好印象……反正现在也只剩下他能成为新任的储君了。朝臣们回想起四皇子过去的所作所为,发现他其实也没什么明显的缺点,人不蠢,学业中上,待人接物都挺有教养的,能让皇帝一直宠爱信任,也足以证明他的聪慧。况且,尽管是皇帝特地命他留在扬州“祈福”,但这么开的时间了,足有半年功夫,他的兄长们在京城、宫中频频搞事,他却一直很老实,看起来足够明智和乖巧。起码,他不会是个会自以为聪明的野心家。
乔美人虽然名声不佳,可除此之外也没什么恶行,不过就是以色侍人罢了。
乔家声名不显,也没几个出众的子弟,更无高官。但在经历过曹家这样的强势外戚之后,大家反而觉得乔家挺好的。四皇子得势时,他们也没惹出什么事来,估计以后也成不了气候。大家不需要担忧会再来一家难缠的外戚权臣了。
宗室皇亲们跟四皇子打交道不多,但印象中并不是个难相处的孩子,再加上很多人心虚,眼下暂时还不敢反对什么;武将们先后经历过太子与三皇子这两位失败的皇位竞争者,又有燕王这位大将在上头镇压,同样暂时不会发出声音;文臣们则觉得一位乖巧明理不爱生事的新君,相当符合他们的期望,感觉比傲慢无礼的太子要好多了!而且四皇子最宠信的近臣是正经科举出身,既非外家亲戚也非实权武将,素来的名声也不错,那四皇子应该会更亲近清流文臣们吧?
当四皇子的仪仗进入京城大门的时候,打从心眼里欢迎他归来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再也没有任何人拿他是受宠无实绩的幼子说事儿,也没哪个朝臣提出“废长立幼”是不吉征兆的观点。
太子是自己作死的,并不是皇帝无缘由地废了他。
太子与三皇子也同样没有实绩,拿这个挑剔一个小皇子,实在没必要。
况且皇帝的身体肉眼可见地衰败下去,这时候不赶紧把唯一一个合格的储君人选捧上位,确定他的继承资格,保证皇位平稳过渡,难道还真要等到皇帝支撑不下去时,又发生一次夺嫡之乱,让整个京城再度血流成河么?!
第1531章 回宫
谢慕林这一天再次进了宫,在慈宁宫里陪太后等待着从扬州归来的四皇子。
太后已经有半年没见过小孙子了,哪怕每个月都能收到他的请安心和礼物,心里也挂念得紧。她盼着祖孙团圆的这一天已经盼了很久,不知道抱怨过皇帝多少回呢!
四皇子回宫后,肯定是先去西宫见皇帝。皇帝的身体并不是很好,他们父子会面的时间不会太长,随后四皇子肯定就要往慈宁宫里来了。乔贤妃为了早一刻见到儿子,也跑来跟太后作伴了。她还惦记着儿子小小年纪就要在外头待这么长的时间不能回家,也不知道瘦了没有呢!
太后与乔贤妃一边念叨着四皇子的事,一边催促宫人与内侍们去宫门打探,看四皇子的仪仗到哪里了。大概是因为两人难得地有了共鸣的缘故,今日太后对乔贤妃和气了许多,乔贤妃也觉得太后如今格外慈爱,便也跟着说话谨慎讨喜起来。她俩有来有往地说了很久的话,原本打算在旁劝慰的永宁长公主与谢慕林反倒是闲下来了,只得顺着她俩的口风,说些安抚她们的话。
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有小黄门或小宫女跑回来报告,说四皇子的仪仗已经进了京城,又或是进了皇城,进了承天门,过端门了,然后是午门……等等等等。
四皇子这趟回京,比他出京时的排场要大很多。这都是皇帝特地安排的。当四皇子一行人相对低调地过了长江之后,皇帝安排去码头迎接他的官员随从们就开始为四皇子排出了正式的仪仗,处处都照着四皇子目前的身份所能享受的最高规格行事。虽然还没高到储君那个级别,但所有看到他排场的人,都会清楚地认识到,这是一位极其尊贵受重视的皇子,离储君也不过是一步之遥罢了。
显然,皇帝这是有意在为小儿子造势。四皇子原本就是皇帝最小的儿子,因为年纪太轻,一直都在宫中读书,在朝臣面前并没有特别出众的表现,除了偶尔奉皇命出宫办事,跟宗室皇亲们也没多少接触。再加上他过去这一年里,先是前往普陀山“祈福”,接着又前往北平照顾身体不适的太后,回到京城后很快又前往扬州为太后“祈福”,待了半年,直到现在才回转。他几乎是在京城朝臣权贵们面前消失了一整天的时间,此刻确实需要在所有人面前加强一下自己的存在感。因此,皇帝特地安排了他回京的排场,又派足了人马,既可以保证四皇子回程途中的安全,也顺道诏告天下:这是他所重视的皇子,即将会册立为这个国家的储君。
据打听消息的宫人与内侍们说,四皇子进城之后,到进皇城之前,那么一段短短的路,却引来了许多百姓围观。关于四皇子即将成为新储君的消息,似乎已经传开去了,因此很多人都想来瞧瞧,未来天子是什么模样。相比于他前头的三位兄长,他因为年纪尚少,在百姓们心目中还挺神秘的。不过大家都知道他的生母乔贤妃是出名的美人,所以他必定也生得不差,完全可以让大姑娘小媳妇们肖想一下美少年的形象。
据说,四皇子的车驾所经过的街道,两旁茶楼上还有往下面扔香花手帕荷包的呢!还好皇帝早有嘱咐,不许小儿子在回京途中擅自下马车,所以不管别人扔了什么,都只能落在马车顶上,一点儿都没挨着四皇子。只不过在周遭负责警戒的骑兵或侍卫们就比较苦逼了。他们需得留意四面八方所有飞过来的物体,以及周围围观的人群,就怕有什么刺客冒出来对四皇子不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