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节(2 / 4)
民不聊生,盗贼横行。柴荣便大力整肃吏治,官场风气为之一新。他又亲自训练官兵,加强巡逻守备,很快,盗贼乱兵们再也不敢跑到澶州作乱。
郭威和柴荣,几乎不约而同地意识到,要与辽军抗衡,不仅需要决心和勇气,更需要底气和实力。在梦想与现实面前,父子二人再一次心有灵犀地展现出他们务实的一面。
但随着北汉和辽人越走越近,新的战争显然来得比郭威希望的更快。
7 心腹之患
后周广顺元年(公元951年)九月,辽国发生内乱,辽世宗耶律阮被杀,耶律璟登上皇位。刘崇急忙派人以重金相贺,再次请求辽国出兵攻击后周。耶律璟年轻气盛,被刘崇一吹捧,顿时飘飘然起来。当即发兵五万,会同北汉军进攻晋州。
消息传来,饶是身经百战的郭威也不由得心头一紧。辽与北汉二军合流,足有八万之众。晋州一旦失陷,敌军将长驱南下,直逼河中,威胁关中。后周建立不过数月,便面临着一场巨大的危机。郭威思虑再三,决定派大将王峻出马迎战。
郭威倚重的心腹爱将王峻绝非等闲之辈。王峻的父亲做过唐朝的乐营使(歌舞团团长),因为从小熏陶,王峻不仅长得一表人才,而且能歌善舞,深得当时的后梁大臣张筠欣赏。但王峻的人生却因为这一技之长变得无比坎坷,他就像一个歌妓一样被权臣们送来送去,辗转漂泊。直到遇到了颇有识人之能的刘知远,王峻的人生才开始柳暗花明。在刘知远的军中,王峻体现出超凡的能力和才干,很快从一名小军官一路高升。等后汉建立,刘知远称帝,王峻已成为朝中重臣。汉隐帝刘承祐清洗异己之时,和郭威一样,王峻的家人也惨遭灭门。相同的遭遇让郭威与王峻成了患难兄弟,甚至郭威当了皇帝,私下仍然对王峻以兄相称。虽然此人有些自命不凡,但对王峻的能力,郭威还是颇为欣赏。此次辽、汉联军大举围攻晋州,郭威毫不犹豫派他迎战。
十月,郭威任命王峻为行营都部署,领兵援救晋州,为了表示信任,特意授权他可根据情势机断从事,不必事事报告,以免贻误战机。
辽军日夜不停地猛攻晋州,王峻的援军却在陕州(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一带莫名其妙地停了下来,而且一停就是十天。消息传到开封,曾经表示对王峻无限信任的郭威也着急了,立即派使者前往陕州,要求王峻急速北上救援,同时宣布自己将御驾亲征,挽救危局。
没想到王峻却很镇定,他要使者转告郭威说:“晋州城池坚固,不易攻破,而敌军锐气十足,不可力争。我之所以屯兵不进,是等待他们士气低落,并不是臣下胆怯。陛下新近即位,不宜轻举妄动。倘若御驾亲征,京师空虚,如果兖州的慕容彦超突然起兵的话,后果不堪设想。”郭威听了这话,恍然大悟,以手拉耳,长叹道:“糊涂,糊涂!我一时心急,差点酿成大错!”要不是王峻提醒,郭威甚至都忘记了盘踞兖州的手下败将慕容彦超。
去年在开封城外,慕容彦超牛皮吹破,被杀了个丢盔弃甲,狼狈逃回老巢兖州。虽然成为天下人的笑柄,但慕容彦超却并不死心,一直在暗中整军备战,私下联络北汉、南唐,积极倒周,企图东山再起。慕容彦超的这些鬼把戏,郭威当然都看在眼里。只是登基伊始,百事缠身,一直没顾得上这个漏网之鱼。现在听王峻一提醒,顿时醒悟。慕容彦超确实是身后的一把刀子,不得不防,晋州危局,只能倚靠王峻一人之力了。
在陕州故意停滞了十天之后,王峻的军队忽然加速,一路北上,五天之内已到达晋州南郊。此时辽、汉联军围攻晋州多时,久攻不下,早已疲惫不堪。加上天降大雪,补给困难,辽军已有退意。听说后周援军已到,辽军二话不说,连夜逃跑。辽军的不厚道让北汉军吃了大亏,在王峻的猛烈攻击下,北汉军损失惨重,狼狈退回太原。
此战之后,北汉皇帝刘崇明白了两件事:关键时候契丹人是靠不住的,而后周军队的实力更是不可小觑。领了教训的刘崇被迫转攻为守,暂时打消了大规模南下的念头。
解了晋州之围,郭威准备对慕容彦超下手了。广顺二年(公元952年)正月,郭威一纸诏令,沂、密二州不再隶属泰宁节度使管辖。泰宁节度使正是慕容彦超。此诏一出,慕容彦超勃然大怒,这是郭威虎口夺食,更是赤裸裸的挑衅。慕容彦超当即宣布不接受后周管辖,出兵攻掠邻近州县,同时向南唐救援。慕容彦超这么容易便中了激将之计,郭威喜不自胜,当即调集军队,准备出兵攻兖。大战一触即发,一封来自澶州的紧急文书却交到了郭威手上。这是柴荣的亲笔书信,竟然是要求带兵出征兖州的。
拿着儿子的这封信,郭威陷入了沉思。柴荣主动请战,这是在表明态度。他很清楚柴荣的个性:刚烈、直接、务实。他的每一个想法都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而一旦他认定的想法,一定会以某种方式表达出来。晋州一战,王峻立下大功,风头一时无两。但王峻这个人,才干固然出众,却骄横自大,甚至连郭威也不放在眼里。全天下都知道,郭威的亲生儿女都已夭折,王峻功高震主,不免引起人们诸多遐想。毕竟,在那个强者为王,弱肉强食的时代,血缘正在逐渐失去说服力。柴荣这时候站出来,是想向天下宣布,郭氏一脉并非无人。
远处隐隐传来更鼓的声音。郭威猛然惊觉,空荡荡的大殿内,昏暗摇曳的烛火下,竟然只有他孑然一身。他转过头,久久地注视着那张冰冷的龙椅。是的,在天下人眼里,他走上了至高无上的位置,但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他失去的却是生命中真正珍贵的东西。家人,儿女,和延续梦想的希望。某种冰冷的东西从他的眼角滑下。郭威轻轻取下挂在墙角的那张长弓,信步走到殿外。天边即将破晓,而北方却依然一片黑暗。他深深地吸了口气,挽弓,拉弦,注视着那片看不见尽头的黑夜。弓弦轻响,一支箭从他的心里呼啸而出,飞向千里之外的北方。
如果生命是一张弓,那弓弦便是梦想。这个世界上,如果还有谁能接过他手里的这张弓,拉满梦想与命运搏杀,这个人只能是柴荣。
第二天早朝,郭威抛出了柴荣的上书,交给众大臣讨论。郭威的意图众人一看便知,这是要给柴荣立功上位的机会了。王峻闪电般地站了出来。“澶州拱卫京师,关系重大。郭荣(柴荣被郭威收为义子后改姓郭,为叙述方便,后文仍称柴荣)将军不可轻离职守!”郭威有些诧异地看着语气坚决的王峻。之前早有传言,王峻对柴荣甚为忌惮,处处有打压之意,他还不大相信。今日看来,满朝文武都知道郭威的心思,但王峻仍然如此力阻,看来传言不虚。郭威没有再坚持。王峻时任枢密使,参预军机大事,又刚刚立下大功。郭威不希望因为柴荣的事和他当面闹翻。几经商议之后,郭威最终任命侍卫步军都指挥使曹英为主将,齐州防御使史延超为副,统兵讨伐兖州。
后周军很快到达兖州,击败了来援的南唐军,接着包围了兖州城。慕容彦超屡次出城交战,连战连败。见势不妙,慕容彦超干脆躲进城里,当起了缩头乌龟。后周军随即发动猛攻,但兖州城池坚固,慕容彦超又早有准备,这场仗打了好几个月,仍没有半点进展。
兖州之乱迟迟不能平定,郭威心急如焚。朝堂上,郭威提出要御驾亲征。这次反对的是老臣冯道。在冯道看来,正当盛夏,天气炎热,一旦出兵,吉凶难测。他提出,这种时候,御驾不宜妄动。郭威当即道:“兖州贼寇凶悍,不可轻敌。如果我不能亲征,就让我儿前往讨贼!”在郭威看来,上一次已经给了王峻面子,现在战事不顺,他应该不会再出来阻扰。没想到一提到柴荣,王峻又应声而出。道理还是跟上次一样,而态度依然坚决,简直毫无商量的余地。
郭威脸上的表情很难看。不错,我曾经把你当大哥,你也帮了我不少,但这是我的家事,你王峻是不是有点太自以为是了。大臣们都感觉到了异样,朝堂上的气氛就像要凝固一样。“三天之后,朕御驾亲征!”郭威恨恨地憋出了这句话。
是年五月,郭威率军亲征兖州。外援断绝,突围无望,后周皇帝御驾亲征,不拿下兖州誓不摆休,这样的形势让兖州城中军心动摇。慕容彦超也感到了恐惧,无计可施之下找来方士问卦。方士故弄了一番玄虚之后说:“现在土星已运行到角、亢二宿,而角、亢是兖州的分野,想保住兖州,必须求土星保佑!”慕容彦超如捞到了救命稻草,赶紧在城里建起祠堂,天天求天上星宿保佑。但再虔诚的祈祷也没能保住慕容彦超的性命。半月之后,兖州城终于在后周军没日没夜的猛攻下陷落。慕容彦超带着妻子投井而死,兖州平定。
得胜回师的郭威心里却充满了愤怒。前方战事方息,后方关于王峻闹脾气撂挑子的报告已纷至沓来。出征之前,郭威把不少要紧事都委托给自己的老部下枢密副使郑仁诲、皇城使向训、团练使李重进等人,想晾一晾狂妄的王峻。没想到王峻却勃然大怒。皇帝还在兖州指挥攻城,王峻却一纸文书,说自己病了,要求辞职退休。郭威派使者好言劝慰,王峻却不依不饶,毫无反悔之意。过了没多久,各地节度使支持保举王峻的书信却不断交到郭威手里。郭威一看便知,这是王峻搞的名堂,一面以辞职要挟,一面却游说和自己交好的藩镇将领,让他们来打气说话。王峻这一搞,岂不是把我这个皇帝架在火上烤?
回到开封,郭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再派大臣去请王峻出山,同时宣布“爱卿倘若还不来上朝,朕将亲自去请!”闹够了脾气,赚足了面子的王峻这才大摇大摆到岗上班。看着得意洋洋的王峻,郭威心中怒火翻腾。虽然表面上好言抚慰,但他已然看清,此人不除,终成心腹之患。
而远在澶州的柴荣也同样心急如焚。不久前,他收到了来自辽国内部的一封密报。密信是在辽国当学士的李浣写的。李浣本是汉人,哥哥还在后周朝廷里做官。早已有叛归中原之心的李浣在信中说:“辽国新主耶律璟年轻昏庸,喜好玩耍,不理政事。每日只是摆酒畅饮,直到午后才起床,人称睡王。朝廷倘若能够用兵,必定取胜;不然的话,与其讲和,也必定成功。但无论如何都宜速行,否则夜长梦多。”一直密切关注辽人动向的柴荣如获至宝,他敏锐地感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辽主如此昏庸,如果能乘此北伐,或许有取胜的希望。兴兵北伐,非同小可,当然要获得皇帝的支持才行。柴荣当即上书请求前往开封面见皇帝。但自己的请求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朝廷驳回。柴荣暗中一打听,原来自己的请求统统被枢密使王峻束之高阁,视而不见。柴荣怒火万丈,千方百计阻断自己和父皇的联系,这王峻到底是何居心?
不久,黄河沿岸多处决堤,中原水患大起,王峻受命前往现场处理水灾。柴荣看准机会,一封急报再次呈到朝廷,请求进京面圣。这一次没有王峻作梗,果然顺利获批。柴荣当即直奔开封,面见郭威。
见到父亲,柴荣大吃一惊。不过两年时间未见,郭威竟然像老了十岁。难道这万众膜拜的龙椅之上,真的如此凶险,会榨干一个人所有的激情和精力?“父亲,在辽为官的李浣密报,辽国新主耶律璟昏庸无能,正是对其用兵的大好时机。我思虑再三,这等良机断然不可失去!”柴荣一边说,一边将书信呈上。
郭威仔细地读着这封从遥远的辽国传回的密信,他的表情凝重而平静。终于,他看完了信,缓缓抬起头。柴荣听到的是一声沉重而苍老的叹息,这和数年前雄心万丈的父亲判若两人。柴荣全身一凉,如坠冰窟。
8 流年一局棋
“如李浣所述属实,确是北进良机……”郭威看了看满眼期待的儿子,苦笑道:“只是,当前中原正处多事之秋,此时大举伐辽,确实力不从心,暂且缓缓吧。”柴荣惊诧万分。三年前在邢州,那时中原的国力尚不如现在。况且北汉威胁已解,徐州、兖州先后平定,为何父亲会说出“多事之秋”这样的话?柴荣心事重重地迈出殿门,一丝不祥的预感浮上心头。 ↑返回顶部↑
郭威和柴荣,几乎不约而同地意识到,要与辽军抗衡,不仅需要决心和勇气,更需要底气和实力。在梦想与现实面前,父子二人再一次心有灵犀地展现出他们务实的一面。
但随着北汉和辽人越走越近,新的战争显然来得比郭威希望的更快。
7 心腹之患
后周广顺元年(公元951年)九月,辽国发生内乱,辽世宗耶律阮被杀,耶律璟登上皇位。刘崇急忙派人以重金相贺,再次请求辽国出兵攻击后周。耶律璟年轻气盛,被刘崇一吹捧,顿时飘飘然起来。当即发兵五万,会同北汉军进攻晋州。
消息传来,饶是身经百战的郭威也不由得心头一紧。辽与北汉二军合流,足有八万之众。晋州一旦失陷,敌军将长驱南下,直逼河中,威胁关中。后周建立不过数月,便面临着一场巨大的危机。郭威思虑再三,决定派大将王峻出马迎战。
郭威倚重的心腹爱将王峻绝非等闲之辈。王峻的父亲做过唐朝的乐营使(歌舞团团长),因为从小熏陶,王峻不仅长得一表人才,而且能歌善舞,深得当时的后梁大臣张筠欣赏。但王峻的人生却因为这一技之长变得无比坎坷,他就像一个歌妓一样被权臣们送来送去,辗转漂泊。直到遇到了颇有识人之能的刘知远,王峻的人生才开始柳暗花明。在刘知远的军中,王峻体现出超凡的能力和才干,很快从一名小军官一路高升。等后汉建立,刘知远称帝,王峻已成为朝中重臣。汉隐帝刘承祐清洗异己之时,和郭威一样,王峻的家人也惨遭灭门。相同的遭遇让郭威与王峻成了患难兄弟,甚至郭威当了皇帝,私下仍然对王峻以兄相称。虽然此人有些自命不凡,但对王峻的能力,郭威还是颇为欣赏。此次辽、汉联军大举围攻晋州,郭威毫不犹豫派他迎战。
十月,郭威任命王峻为行营都部署,领兵援救晋州,为了表示信任,特意授权他可根据情势机断从事,不必事事报告,以免贻误战机。
辽军日夜不停地猛攻晋州,王峻的援军却在陕州(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一带莫名其妙地停了下来,而且一停就是十天。消息传到开封,曾经表示对王峻无限信任的郭威也着急了,立即派使者前往陕州,要求王峻急速北上救援,同时宣布自己将御驾亲征,挽救危局。
没想到王峻却很镇定,他要使者转告郭威说:“晋州城池坚固,不易攻破,而敌军锐气十足,不可力争。我之所以屯兵不进,是等待他们士气低落,并不是臣下胆怯。陛下新近即位,不宜轻举妄动。倘若御驾亲征,京师空虚,如果兖州的慕容彦超突然起兵的话,后果不堪设想。”郭威听了这话,恍然大悟,以手拉耳,长叹道:“糊涂,糊涂!我一时心急,差点酿成大错!”要不是王峻提醒,郭威甚至都忘记了盘踞兖州的手下败将慕容彦超。
去年在开封城外,慕容彦超牛皮吹破,被杀了个丢盔弃甲,狼狈逃回老巢兖州。虽然成为天下人的笑柄,但慕容彦超却并不死心,一直在暗中整军备战,私下联络北汉、南唐,积极倒周,企图东山再起。慕容彦超的这些鬼把戏,郭威当然都看在眼里。只是登基伊始,百事缠身,一直没顾得上这个漏网之鱼。现在听王峻一提醒,顿时醒悟。慕容彦超确实是身后的一把刀子,不得不防,晋州危局,只能倚靠王峻一人之力了。
在陕州故意停滞了十天之后,王峻的军队忽然加速,一路北上,五天之内已到达晋州南郊。此时辽、汉联军围攻晋州多时,久攻不下,早已疲惫不堪。加上天降大雪,补给困难,辽军已有退意。听说后周援军已到,辽军二话不说,连夜逃跑。辽军的不厚道让北汉军吃了大亏,在王峻的猛烈攻击下,北汉军损失惨重,狼狈退回太原。
此战之后,北汉皇帝刘崇明白了两件事:关键时候契丹人是靠不住的,而后周军队的实力更是不可小觑。领了教训的刘崇被迫转攻为守,暂时打消了大规模南下的念头。
解了晋州之围,郭威准备对慕容彦超下手了。广顺二年(公元952年)正月,郭威一纸诏令,沂、密二州不再隶属泰宁节度使管辖。泰宁节度使正是慕容彦超。此诏一出,慕容彦超勃然大怒,这是郭威虎口夺食,更是赤裸裸的挑衅。慕容彦超当即宣布不接受后周管辖,出兵攻掠邻近州县,同时向南唐救援。慕容彦超这么容易便中了激将之计,郭威喜不自胜,当即调集军队,准备出兵攻兖。大战一触即发,一封来自澶州的紧急文书却交到了郭威手上。这是柴荣的亲笔书信,竟然是要求带兵出征兖州的。
拿着儿子的这封信,郭威陷入了沉思。柴荣主动请战,这是在表明态度。他很清楚柴荣的个性:刚烈、直接、务实。他的每一个想法都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而一旦他认定的想法,一定会以某种方式表达出来。晋州一战,王峻立下大功,风头一时无两。但王峻这个人,才干固然出众,却骄横自大,甚至连郭威也不放在眼里。全天下都知道,郭威的亲生儿女都已夭折,王峻功高震主,不免引起人们诸多遐想。毕竟,在那个强者为王,弱肉强食的时代,血缘正在逐渐失去说服力。柴荣这时候站出来,是想向天下宣布,郭氏一脉并非无人。
远处隐隐传来更鼓的声音。郭威猛然惊觉,空荡荡的大殿内,昏暗摇曳的烛火下,竟然只有他孑然一身。他转过头,久久地注视着那张冰冷的龙椅。是的,在天下人眼里,他走上了至高无上的位置,但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他失去的却是生命中真正珍贵的东西。家人,儿女,和延续梦想的希望。某种冰冷的东西从他的眼角滑下。郭威轻轻取下挂在墙角的那张长弓,信步走到殿外。天边即将破晓,而北方却依然一片黑暗。他深深地吸了口气,挽弓,拉弦,注视着那片看不见尽头的黑夜。弓弦轻响,一支箭从他的心里呼啸而出,飞向千里之外的北方。
如果生命是一张弓,那弓弦便是梦想。这个世界上,如果还有谁能接过他手里的这张弓,拉满梦想与命运搏杀,这个人只能是柴荣。
第二天早朝,郭威抛出了柴荣的上书,交给众大臣讨论。郭威的意图众人一看便知,这是要给柴荣立功上位的机会了。王峻闪电般地站了出来。“澶州拱卫京师,关系重大。郭荣(柴荣被郭威收为义子后改姓郭,为叙述方便,后文仍称柴荣)将军不可轻离职守!”郭威有些诧异地看着语气坚决的王峻。之前早有传言,王峻对柴荣甚为忌惮,处处有打压之意,他还不大相信。今日看来,满朝文武都知道郭威的心思,但王峻仍然如此力阻,看来传言不虚。郭威没有再坚持。王峻时任枢密使,参预军机大事,又刚刚立下大功。郭威不希望因为柴荣的事和他当面闹翻。几经商议之后,郭威最终任命侍卫步军都指挥使曹英为主将,齐州防御使史延超为副,统兵讨伐兖州。
后周军很快到达兖州,击败了来援的南唐军,接着包围了兖州城。慕容彦超屡次出城交战,连战连败。见势不妙,慕容彦超干脆躲进城里,当起了缩头乌龟。后周军随即发动猛攻,但兖州城池坚固,慕容彦超又早有准备,这场仗打了好几个月,仍没有半点进展。
兖州之乱迟迟不能平定,郭威心急如焚。朝堂上,郭威提出要御驾亲征。这次反对的是老臣冯道。在冯道看来,正当盛夏,天气炎热,一旦出兵,吉凶难测。他提出,这种时候,御驾不宜妄动。郭威当即道:“兖州贼寇凶悍,不可轻敌。如果我不能亲征,就让我儿前往讨贼!”在郭威看来,上一次已经给了王峻面子,现在战事不顺,他应该不会再出来阻扰。没想到一提到柴荣,王峻又应声而出。道理还是跟上次一样,而态度依然坚决,简直毫无商量的余地。
郭威脸上的表情很难看。不错,我曾经把你当大哥,你也帮了我不少,但这是我的家事,你王峻是不是有点太自以为是了。大臣们都感觉到了异样,朝堂上的气氛就像要凝固一样。“三天之后,朕御驾亲征!”郭威恨恨地憋出了这句话。
是年五月,郭威率军亲征兖州。外援断绝,突围无望,后周皇帝御驾亲征,不拿下兖州誓不摆休,这样的形势让兖州城中军心动摇。慕容彦超也感到了恐惧,无计可施之下找来方士问卦。方士故弄了一番玄虚之后说:“现在土星已运行到角、亢二宿,而角、亢是兖州的分野,想保住兖州,必须求土星保佑!”慕容彦超如捞到了救命稻草,赶紧在城里建起祠堂,天天求天上星宿保佑。但再虔诚的祈祷也没能保住慕容彦超的性命。半月之后,兖州城终于在后周军没日没夜的猛攻下陷落。慕容彦超带着妻子投井而死,兖州平定。
得胜回师的郭威心里却充满了愤怒。前方战事方息,后方关于王峻闹脾气撂挑子的报告已纷至沓来。出征之前,郭威把不少要紧事都委托给自己的老部下枢密副使郑仁诲、皇城使向训、团练使李重进等人,想晾一晾狂妄的王峻。没想到王峻却勃然大怒。皇帝还在兖州指挥攻城,王峻却一纸文书,说自己病了,要求辞职退休。郭威派使者好言劝慰,王峻却不依不饶,毫无反悔之意。过了没多久,各地节度使支持保举王峻的书信却不断交到郭威手里。郭威一看便知,这是王峻搞的名堂,一面以辞职要挟,一面却游说和自己交好的藩镇将领,让他们来打气说话。王峻这一搞,岂不是把我这个皇帝架在火上烤?
回到开封,郭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再派大臣去请王峻出山,同时宣布“爱卿倘若还不来上朝,朕将亲自去请!”闹够了脾气,赚足了面子的王峻这才大摇大摆到岗上班。看着得意洋洋的王峻,郭威心中怒火翻腾。虽然表面上好言抚慰,但他已然看清,此人不除,终成心腹之患。
而远在澶州的柴荣也同样心急如焚。不久前,他收到了来自辽国内部的一封密报。密信是在辽国当学士的李浣写的。李浣本是汉人,哥哥还在后周朝廷里做官。早已有叛归中原之心的李浣在信中说:“辽国新主耶律璟年轻昏庸,喜好玩耍,不理政事。每日只是摆酒畅饮,直到午后才起床,人称睡王。朝廷倘若能够用兵,必定取胜;不然的话,与其讲和,也必定成功。但无论如何都宜速行,否则夜长梦多。”一直密切关注辽人动向的柴荣如获至宝,他敏锐地感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辽主如此昏庸,如果能乘此北伐,或许有取胜的希望。兴兵北伐,非同小可,当然要获得皇帝的支持才行。柴荣当即上书请求前往开封面见皇帝。但自己的请求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朝廷驳回。柴荣暗中一打听,原来自己的请求统统被枢密使王峻束之高阁,视而不见。柴荣怒火万丈,千方百计阻断自己和父皇的联系,这王峻到底是何居心?
不久,黄河沿岸多处决堤,中原水患大起,王峻受命前往现场处理水灾。柴荣看准机会,一封急报再次呈到朝廷,请求进京面圣。这一次没有王峻作梗,果然顺利获批。柴荣当即直奔开封,面见郭威。
见到父亲,柴荣大吃一惊。不过两年时间未见,郭威竟然像老了十岁。难道这万众膜拜的龙椅之上,真的如此凶险,会榨干一个人所有的激情和精力?“父亲,在辽为官的李浣密报,辽国新主耶律璟昏庸无能,正是对其用兵的大好时机。我思虑再三,这等良机断然不可失去!”柴荣一边说,一边将书信呈上。
郭威仔细地读着这封从遥远的辽国传回的密信,他的表情凝重而平静。终于,他看完了信,缓缓抬起头。柴荣听到的是一声沉重而苍老的叹息,这和数年前雄心万丈的父亲判若两人。柴荣全身一凉,如坠冰窟。
8 流年一局棋
“如李浣所述属实,确是北进良机……”郭威看了看满眼期待的儿子,苦笑道:“只是,当前中原正处多事之秋,此时大举伐辽,确实力不从心,暂且缓缓吧。”柴荣惊诧万分。三年前在邢州,那时中原的国力尚不如现在。况且北汉威胁已解,徐州、兖州先后平定,为何父亲会说出“多事之秋”这样的话?柴荣心事重重地迈出殿门,一丝不祥的预感浮上心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