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节(3 / 4)
袁翼年纪不小了,被翻出点风流韵事来,好说不好听!这等人家素来标榜自己是正派人,被人说他私德不修,比说他愚蠢误国还要狠。袁翼自己也知道这事儿说不出口,挟妓出游是风雅之事,谢安就曾携妓入东山。可是没在外头有个孩子!更没被御史拿出来说!
这些位高权重的,“洁身自好”到不完全不沾染风流事的也不算特别的多,官面上的迎来送往还有个教坊司呢!
费燮未免有点小题大做。
且萧司空才退,黄赞的人就开始动手,这是挑衅还是圣人的授意的清算?好些人都吃准,又最担心这一点。
萧司空好容易安抚下了这些人,转头便对大长公主说:“天气冷了,我们去泡汤吧。”他都休致了,再叫这些人上门,那跟还在政事堂有什么区别?只有更糟!萧司空包袱款款,拖着老妻去泡汤,将偌大一个府邸都交给长子掌管,端得是潇洒。
萧礼站在旗杆下,目送父母乘车而去,自我解嘲:【总算只是留给我一个黄赞,而不是一个老太尉。更可庆幸者,您没成了第二个太尉。】第二天,就面临了他独自当家以来的第一桩大事——御史大夫裴喻,死了。
裴喻的年纪比萧司空还要大一点,萧司空休致,他一琢磨,也写了道乞骸骨的折子。大清早起来往宫里赶,一不留神就死了。一点停顿没打,折子还塞在他的袖子里呢。
聚在宫门外的大臣们眼睁睁看着他干净利落地走了,一时都没反应过来。在裴家仆人的惊恐的哭叫声中,才有人想到:【接任的会是谁呢?】
第163章 紧锣密鼓
自先帝后期起, 裴喻这个御史大夫就是聋子的耳朵——摆设。做为御史大夫的裴喻并不重要, 令各方牵心的是,裴喻能把御史大夫做成个摆设, 换一个人来做,这个职位它就不是摆设了!
会换谁呢?无数人在心中揣测,都没有一个定论。也有几个人在心里思忖着, 待裴喻丧礼过后, 可以尝试向桓嶷推荐合适的人选了。
而此时,摆在大家面前最实际的问题还是裴喻的丧礼。死在上朝的路上,固然可以说是勤于王事,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也可以说是恋栈权位死不退位。否则何以成了摆设都还继续装聋作哑呢?
裴公子深明此理,在仆役报讯之后,火速赶到,头一件事就是拣出裴喻写好的乞骸骨的折子, 先把亲爹的名声保住了再号啕大哭!观者无不叹息, 都说裴喻真是可惜了, 竟没能过上休致的舒心日子。
两仪殿里, 桓嶷也是一声叹息。御史大夫的位置他也有构想的, 只是暂时还不用动——裴喻做得太合格了,什么事都不管。大案要案有崔颖, 弹劾参奏有费燮,上头一个裴喻总领,可换可不换。过二年裴喻做不动了, 或者有别的需要的时候,再动。
【唉,只好先动一动了,】桓嶷为难地想,【但愿不要出乱子呀。】一面批复了给裴喻治丧的折子,又准了裴喻子孙丁忧的折子。再派出使者,到裴府去表示慰问,另从内库里又拨了些钱给裴家治丧。一个皇帝对于不是很亲近但是印象还可以的大臣,也就是这么多了。
他还得考虑御史台的事,应付下一场。
闲人如梁玉就不必想那么多,她已到了裴府。说裴喻于她有半师之谊,有一半儿是往她脸上贴金,在这个时候她还依旧肯看面子来相帮,却又显得重情重义了。梁玉先见裴夫人,这位见面不多的夫人比上一回见的时候没见变老却变得憔悴了。
裴夫人房里许多人都来慰问,梁玉到了之后居然能挤到一个近旁的位子,与裴夫人拉着手说话。裴夫人的手湿且凉,哽咽着道:“才说要去汤泉宫那里的……这就走了……”
梁玉柔声细气地道:“大夫可以歇一歇了。”
裴夫人哭得更厉害了。
梁玉又低声劝慰,劝她节哀,请她保重身体:“旁的我不知道,只晓得在这个时候,您要是再倒下了,这家里还不得反了营?”这句话比什么“节哀”更有用,倒把裴夫人给劝住了。
裴夫人打叠起精神来,勉强道:“是呢,我可不能再给他们添乱了。”
一时裴公子又进来告诉裴夫人,朝给裴喻拟了谥号,定的是文忠。极好的谥好,裴夫人脸色略缓了一点。接着又有吊唁的宾客到来,裴夫人吩咐儿子去接待,转头却低声对梁玉道:“不知道有多少人想问他生前有无推荐的人选呢!”
【真是眼明心亮呵!】梁玉感慨一声,低声道:“都是为了国事么。”说着,攥着裴夫人的袖子轻摇了两下。裴夫人话出口就后悔失言,待见梁玉有回护之意,稍稍放心,不再多言,只是暗暗哭泣。
梁玉直陪到裴夫人出嫁的女儿从城外赶回来,才让位出去,带着萧容回家去了。
萧容也听到了裴夫人的话,直到回府却没有就此发表任何的评论,前任推荐后任本是寻常之事,只是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萧容担心她父亲萧礼。萧司空潇洒地走了,留下的担子都是萧礼的,万一御史台再来个不对付的人,岂不是要愁死?
萧容悄悄看了梁玉一眼,见她神色如常,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意思,又不好表现得太积极。梁玉则翻出几本书来,抚着封皮,面现惆怅之色,道:“这些都是当年裴大夫所赐,如今书还在,人却没了。”
萧容道:“也不知道谁能继续裴大夫的遗志呢?”
梁玉笑笑:“老话不是说了吗?子承父志。阿蛮呐,你去叫王吉利,把这书转赠给裴公子。告诉他,这是当年裴大夫给我的,如今转赠给他,他结庐守孝的时候时常看看,以慰怀念之情。”
阿蛮把话记了,又复述了一遍,问道:“他们要是不收呢?” ↑返回顶部↑
这些位高权重的,“洁身自好”到不完全不沾染风流事的也不算特别的多,官面上的迎来送往还有个教坊司呢!
费燮未免有点小题大做。
且萧司空才退,黄赞的人就开始动手,这是挑衅还是圣人的授意的清算?好些人都吃准,又最担心这一点。
萧司空好容易安抚下了这些人,转头便对大长公主说:“天气冷了,我们去泡汤吧。”他都休致了,再叫这些人上门,那跟还在政事堂有什么区别?只有更糟!萧司空包袱款款,拖着老妻去泡汤,将偌大一个府邸都交给长子掌管,端得是潇洒。
萧礼站在旗杆下,目送父母乘车而去,自我解嘲:【总算只是留给我一个黄赞,而不是一个老太尉。更可庆幸者,您没成了第二个太尉。】第二天,就面临了他独自当家以来的第一桩大事——御史大夫裴喻,死了。
裴喻的年纪比萧司空还要大一点,萧司空休致,他一琢磨,也写了道乞骸骨的折子。大清早起来往宫里赶,一不留神就死了。一点停顿没打,折子还塞在他的袖子里呢。
聚在宫门外的大臣们眼睁睁看着他干净利落地走了,一时都没反应过来。在裴家仆人的惊恐的哭叫声中,才有人想到:【接任的会是谁呢?】
第163章 紧锣密鼓
自先帝后期起, 裴喻这个御史大夫就是聋子的耳朵——摆设。做为御史大夫的裴喻并不重要, 令各方牵心的是,裴喻能把御史大夫做成个摆设, 换一个人来做,这个职位它就不是摆设了!
会换谁呢?无数人在心中揣测,都没有一个定论。也有几个人在心里思忖着, 待裴喻丧礼过后, 可以尝试向桓嶷推荐合适的人选了。
而此时,摆在大家面前最实际的问题还是裴喻的丧礼。死在上朝的路上,固然可以说是勤于王事,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也可以说是恋栈权位死不退位。否则何以成了摆设都还继续装聋作哑呢?
裴公子深明此理,在仆役报讯之后,火速赶到,头一件事就是拣出裴喻写好的乞骸骨的折子, 先把亲爹的名声保住了再号啕大哭!观者无不叹息, 都说裴喻真是可惜了, 竟没能过上休致的舒心日子。
两仪殿里, 桓嶷也是一声叹息。御史大夫的位置他也有构想的, 只是暂时还不用动——裴喻做得太合格了,什么事都不管。大案要案有崔颖, 弹劾参奏有费燮,上头一个裴喻总领,可换可不换。过二年裴喻做不动了, 或者有别的需要的时候,再动。
【唉,只好先动一动了,】桓嶷为难地想,【但愿不要出乱子呀。】一面批复了给裴喻治丧的折子,又准了裴喻子孙丁忧的折子。再派出使者,到裴府去表示慰问,另从内库里又拨了些钱给裴家治丧。一个皇帝对于不是很亲近但是印象还可以的大臣,也就是这么多了。
他还得考虑御史台的事,应付下一场。
闲人如梁玉就不必想那么多,她已到了裴府。说裴喻于她有半师之谊,有一半儿是往她脸上贴金,在这个时候她还依旧肯看面子来相帮,却又显得重情重义了。梁玉先见裴夫人,这位见面不多的夫人比上一回见的时候没见变老却变得憔悴了。
裴夫人房里许多人都来慰问,梁玉到了之后居然能挤到一个近旁的位子,与裴夫人拉着手说话。裴夫人的手湿且凉,哽咽着道:“才说要去汤泉宫那里的……这就走了……”
梁玉柔声细气地道:“大夫可以歇一歇了。”
裴夫人哭得更厉害了。
梁玉又低声劝慰,劝她节哀,请她保重身体:“旁的我不知道,只晓得在这个时候,您要是再倒下了,这家里还不得反了营?”这句话比什么“节哀”更有用,倒把裴夫人给劝住了。
裴夫人打叠起精神来,勉强道:“是呢,我可不能再给他们添乱了。”
一时裴公子又进来告诉裴夫人,朝给裴喻拟了谥号,定的是文忠。极好的谥好,裴夫人脸色略缓了一点。接着又有吊唁的宾客到来,裴夫人吩咐儿子去接待,转头却低声对梁玉道:“不知道有多少人想问他生前有无推荐的人选呢!”
【真是眼明心亮呵!】梁玉感慨一声,低声道:“都是为了国事么。”说着,攥着裴夫人的袖子轻摇了两下。裴夫人话出口就后悔失言,待见梁玉有回护之意,稍稍放心,不再多言,只是暗暗哭泣。
梁玉直陪到裴夫人出嫁的女儿从城外赶回来,才让位出去,带着萧容回家去了。
萧容也听到了裴夫人的话,直到回府却没有就此发表任何的评论,前任推荐后任本是寻常之事,只是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萧容担心她父亲萧礼。萧司空潇洒地走了,留下的担子都是萧礼的,万一御史台再来个不对付的人,岂不是要愁死?
萧容悄悄看了梁玉一眼,见她神色如常,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意思,又不好表现得太积极。梁玉则翻出几本书来,抚着封皮,面现惆怅之色,道:“这些都是当年裴大夫所赐,如今书还在,人却没了。”
萧容道:“也不知道谁能继续裴大夫的遗志呢?”
梁玉笑笑:“老话不是说了吗?子承父志。阿蛮呐,你去叫王吉利,把这书转赠给裴公子。告诉他,这是当年裴大夫给我的,如今转赠给他,他结庐守孝的时候时常看看,以慰怀念之情。”
阿蛮把话记了,又复述了一遍,问道:“他们要是不收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