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南洋明珠 第17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亨通银行挤兑,倒闭了,张义松和鲁盛扬投下去的钱全部打了水漂。”余老太爷说起了这事。
  马康安杀了李红莲,根据法律,被引渡回了香港,马康安过失杀人,在坊间却也传出蔡皓年和李红莲为了高价卖出亨通股份,所以两人合谋让马康安上套。有了这个传闻,马康安只被判入狱八年。
  蔡皓年成了信耀银行的总经理,这家银行从上海过来基本上就没怎么发展过,里面底子很干净,又不缺钱。蔡皓年在香港银行业这么多年,人脉充足,攻城略地,这一年发展很迅猛。
  亨通这里,马康安入狱,鲁盛扬派了儿子过来接管亨通,问题是收购亨通之后,他们本来资金就紧张,而亨通和大昌两家银行,之前就积弊重重。如果没有问题也不会小风波就引起挤兑,差点倒闭了。
  这一年香港银行业看似如火如荼,却暗流汹涌,张家和鲁家都投靠了南京伪政府,战争年代,政府运营总归要钱,他们自然要交钱,刚开始还真交了不少,亨通遇到问题的时候,已经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挽救。亨通在年前,支撑部下去,被信耀以极低的价格收了过来,如今亨通并入信耀,蔡皓年正在重组。
  张义松和鲁盛扬一夜之间亏掉了全部家底,让余老太爷心里最舒服的是黄家不知天高地厚,他们家就这么点本钱,也全投了进去,他们做梦都想要在银行上大赚一笔,所以压根就不在乎他们转口贸易的生意。如今这块上全部亏完,连原来的生意都没有了。
  黄老太爷只能上余家门来求余老太爷念在几十年的老兄弟的份上,能给口饭吃。
  好言相劝的时候不听,还诅咒余家断子绝孙,这个时候了又上门来,余老太爷都快被他给气笑了。
  如今黄家一家子把宅院给卖了,仆妇遣散,家道中落了,黄越西去洋行做了职员,就算是洋行薪资不低,一个人要养活一大家子也不容易,更何况太太和姨太太都大着肚子,日子过得艰难。
  叶老太爷说劳拉生了个姑娘,小姑娘只有一双眼睛随了她妈,带点灰色,其他都像咱们华人。
  吴根生让叶老太爷给孩子取了名字,叶老太爷给她取“吴乐怡”,这倒是让小天失望了。
  三人在房间里聊的都是南洋的事,没有提及半句滇缅公路。
  哪里用得到提及?进出站点,看司机和修理工们的脸色就知道了,后面去了同行暹罗华商投资的一个垦殖公司,垦殖公司里的工人,看起来都比那些日夜奔波司机精气神更好。
  一路行来,叶老太爷已经做好了孙女可能也是如此面黄肌瘦,直到在保山站点他看见了孙女和一个穿着军装的飒爽女子在一起。
  大约是已经做了心理准备,所以见到并没有像孙女婿那样瘦脱相的孙女,叶老太爷反而有些意外。
  叶应澜把何六介绍给阿公和爷爷,余老太爷见到了让自己心腹朱耀福写了整整十来页长信的那个女子。
  他淡笑:“何六小姐,幸会!”
  第189章
  钱劲松迎接他们一行人进了保山的种植园,经过一年的垦荒,种植园已经成了规模,糖厂也已经开始正常生产,开始投放到市场。
  三月底四月初,满山谷和山坡一片葱茏,甘蔗田和稻田交错种植,甘蔗田里养了鸡,靠着河边建了鸭舍和鹅舍,山坡上羊在吃草。
  “我们甘蔗和水稻轮着种,晚收的甘蔗田里铺上用甘蔗渣沃的肥料,用来种水稻……”钱劲松介绍。
  “钱先生,我有个问题,你到了榨季,怎么才能找到那么多的工人?我那里招工人都招不到,男人都出去打仗了,拖家带口的女人,也没那么多人来收割甘蔗。”暹罗华商也在这里投资了种植园,橡胶树要几年才能割橡胶,甘蔗一茬一茬种,短期见效快,他也投资了甘蔗园,糖好卖,问题是开荒没人,种甘蔗没人,砍甘蔗没人。
  钱劲松看先何六:“最忙的时候,六小姐调人过来,轮番来干上一个多月,大部分都干完了,其他事,都是我们这里的长工在做。”
  叶家的种植园跟何六私人合作,暹罗华商投资的农垦公司是跟政府合作,很明显县官不如现管,何六关心自己钱袋子,她自然会帮忙想办法。
  现在运力紧张,进口糖的运费成本占成本的八成,再加上利润,国内和星洲的糖价价格差已经超过了五倍。
  按照何六的说法,他们卖糖的利润都可以跟她叔贩烟土比了,卖糖还不伤阴德。
  钱劲松带着他们进了制糖厂,刚走到糖厂边上,一股子浓郁的香甜气息传来。
  爪哇糖一直占据着世界糖市场的半壁江山,以糖品质量好,闻名于世,其他两大糖产地是古巴甘蔗糖和欧洲的甜菜糖,也不能撼动爪哇糖在糖业的地位。
  爪哇制糖器械是当今世界最为先进的设备,甘蔗被送上传送带,经过压榨,甘蔗汁和甘蔗渣分离,甘蔗渣被传送带传送到前面的槽里加水浸泡,这样甘蔗渣里残余的糖也能进一步浸泡出来,再往前是甘蔗汁用石灰进行澄清。
  众人跟着钱劲松一路参观,陪同的政府官员看得两眼放出光来,奈何这是何六手里的肉,哪里容他们分一杯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