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节(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76章 知青家庭
  沈瑾萱不能责怪自己的父亲,沈佳勇也挺不容易的,他读到高一,就响应国家的号召去云南插队,建设祖国边疆了,作为上海知青,沈佳勇这一代人是很有代表性的,他们为国家建设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在云南工作了十三年,沈母把儿子调回苏州,又在苏州印染厂工作了十三年,加上之前去云南插队了五年,沈佳勇的工龄达到了三十一年,后因病退提前退休,回到了上海,真是不容易啊,在上海知青群体也数量庞大,根据《上海知青网》的统计,上海赴安徽省知青共149421人,上海赴黑龙江省知青共165186人,其中兵团、国营农场、林场138140人,插队27046人。
  上海赴内蒙古知青共7697人,其中内蒙古农场6100人,插队1597人。上海赴江西省知青共118805人,其中插队106856人,农林场和建设兵团11949人。上海赴云南省知青共55944人,其中插队10065人,建设兵团农林场45879人。上海赴贵州省知青共11953人,以上七地上海知青总计约532775人,除了以上七地上海知青外,还有赴上海市所属江苏盐城大丰农场、安徽黄山茶林场的大批知青,该两地上海知青人数大致如下:上海赴江苏盐城大丰农场知青65000余人,上海赴安徽黄山茶林场知青近万人,合计以上离开上海市区的九个地方的上海知青人数,总共约607000人左右。
  上海当年尚有一些回乡知青,但数量不多,70年代始上海重新恢复在本市范围内四个面向进行中学毕业生分配,这其中每年又有大批知青被分配至本市郊县农场和农村务农,这类知青基本都可以逐次上调回上海市区另行安排工作,因此他们与上面赴外地,尤其是完全脱离上海被分赴前七地五十三万多知青相比,在离乡背井、路途遥远、寄人篱下、思乡心切和生活艰苦等等精神和物质各种压力方面都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沈瑾萱也查过这些资料,深知自己的父亲只是上海知青之中的一个代表,当年沈佳勇去插队是响应国家政策,知识青年支援建设祖国边疆是很光荣的事情,家家户户的年轻子女都要去,不是沈佳勇一个人,沈瑾萱作为知青子女,能够理解父亲的苦,自己是知青子女好不容易回沪,还遇到了爷爷奶奶,二姑、五叔的阻碍,受了多年的苦,虽然命运如此艰难,在物质条件和精神压力都比沈娜和沈茅重很多,但沈瑾萱不愿意向自己的命运低头。
  “我的父亲是为建设祖国边疆奉献了青春,作为沈家的第三代,我也不能输给沈娜和沈茅!”
  她一言不发,低头吃饭,暗暗下了决心,吃完饭后,沈瑾萱站了起来。
  “爸妈,我吃好了,我去洗碗,我明天就回学校,我还是住学校宿舍,学校的环境和宿舍居住条件都比我们家好多了,我留在学校安心学习!”
  “好!”沈佳勇点了点头,见女儿很懂事,丝毫都没有责怪他的意思。
  沈佳勇也吃完饭,林玉珍体贴的从丈夫手上接过饭碗。
  “我去洗吧,你去医院照顾姆妈吧!”
  “好,玉珍,辛苦你啦!”沈佳勇站了起来,往外走,又想起了什么走了回来,从口袋里掏出几张皱巴巴的钞票递给妻子林玉珍。
  “给瑾萱买点饼干,泡面,带到宿舍里面吃,我这个做父亲的对她关心不够,这段时间,一直在医院里陪护姆妈,对这个家,对你和女儿关心不够,我心里也很愧疚的,你们母女俩跟着我吃了不少苦!”
  林玉珍点了点头,“知道了,我会给瑾萱买的,你放心去照顾姆妈吧!”
  等沈佳勇走了之后,林玉珍才帮着沈瑾萱洗完了碗,陪着女儿在写字台边坐下,看着昏黄的灯光洒在沈瑾萱的课本上,沈瑾萱低头认真的做作业。
  女儿青春的面庞看上去朝气蓬勃,越看越好看,林玉珍看得入了神,她发现女儿沈瑾萱真的和她自己长得很像,从女儿青春的面庞上,林玉珍仿佛也看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那个时候她也是一个学生,青春靓丽,心怀梦想,对未来充满了很多美好的憧憬,是听父母话的乖乖女,林玉珍的经历就比沈佳勇稍微简单一些。
  她是云南人,从小跟随父母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中长大,和沈佳勇不同,林玉珍没有脱离父母,也没有离乡背井,在云南上小学,读中学毕业后,十分顺利被分配到化验室工作,曾经也谈过恋爱,同在化验室的一位男同事追求过林玉珍,但林玉珍回家和林母说了以后,林母劝说女儿不要因为谈恋爱影响工作,所以林玉珍胆子比较小,为了保住工作,就没敢再和同事谈恋爱,两人都在同一单位,太近了,万一有什么纠纷,很容易就影响工作,当时林玉珍的其他女同事都在和复原军人谈恋爱,看着他们很热烈的你侬我侬,林玉珍只想好好工作,等工作稳定了,有了一定的条件,再考虑谈恋爱的问题。
  可是这样一拖,就把年龄拖大了,错过了当初追求林玉珍的那位老实的男同事,再想找一个知根知底的好男人,确实不太容易,在熟人的介绍下,才认识了插队来云南的上海知青沈佳勇。
  通过介绍人介绍,林玉珍初步了解了沈佳勇的个人情况,沈佳勇年龄比林玉珍大三岁,刚认识的时候,沈佳勇28岁,林玉珍25岁,沈佳勇当时已经在云南三矿一家工厂做钳工,林玉珍在化验室工作,双方见面,都挺满意,沈佳勇1.76cm,个子高高的,皮肤很白净,毕竟是从上海来的,比当地的工人长得白净,长相英俊,身材不胖也不瘦,看上去很协调,有一种小伙子的蓬勃朝气。
  林玉珍亭亭玉立,已经是一位大姑娘了,待字闺中,正值青春,乌黑的大眼睛,长长的麻花辫,看上去很纯情,沈佳勇十分满意,他后来和介绍人说这个姑娘可以,他对林玉珍印象很好。
  两个人就是这样认识的,开始谈恋爱,没想到从认识开始就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
  第77章 夫妻打架
  林玉珍跟着沈佳勇吃苦,就吃了这么多年,她太知道什么叫离乡背井、路途遥远、寄人篱下、思乡心切和生活艰苦等等精神和物质各种压力方面都是不能同日而语!
  这么多年,苦头吃够了,林玉珍为了爱丈夫,默默的忍受了沈母的坏脾气和刁难。
  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兄弟姐妹,离开了熟悉的环境,跟着丈夫沈佳勇回到上海,只是为了圆丈夫一个梦,人老了,叶落归根,上海对于沈佳勇来说是故乡,这里有他的家,可惜沈家一直不温暖,沈佳勇在沈家几个子女中经济状况一直最困难,一直挺不受父母待见,兄弟姐妹,除了四妹沈佳琦经常出手帮助大哥一家,其他几个兄弟姐妹都是冷淡的,沈佳勇真是受不了亲戚这种冷漠的态度,人和人之间,哪怕有血缘关系,也会因为金钱而疏远。
  真是应了那句话了,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人就是这么事故!
  对于这样的现状,沈佳勇也是挺无奈的,年轻的时候,沈佳勇是不愿意相信命运的,觉得靠自己的努力,什么都能获得,可是他奋斗了大半辈子了,还是没有改变自己的命运,去边疆插队当知青,确实不能和留在上海的五弟比,五弟当年由于大哥、二姐、三哥都去插队了,五弟沈佳海又有先天性心脏病,就受到了照顾,没有去插队。
  沈母把沈家老宅一楼的那间9个平方米的小房间留给沈佳海做了婚房,沈佳海和胡美娟结婚后,就一直住在那间小房间里,胡美娟还是一直不满意,觉得房子小,住着不舒服,和老年人同住,也十分不方便,沈父沈母太抠门,一直要算他们的水电费,经常为了水电费多算了几元钱,而吵得不可开交。
  在这种家庭氛围中生活确实让人觉得很压抑,沈父沈母的抠门小气,这种秉性永远都改不掉了,因为他们小时候就是从困难的家庭中长大,沈父的父亲一个人外出教书,一个人赚钱要养活一大家子的人,沈父的母亲一个人带着这么多的孩子,自然会节衣缩食,大人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沈父童年耳闻目染,自然就学会了母亲不好的习惯,抠门小气。
  沈母更加抠门小气,沈母的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只有母亲带着他们这些孩子,沈母又是长女,中专毕业就出来工作了,做了营业员,家境如此艰难,还要工作补贴生活,母亲又是一个家庭妇女,没有工作,生活的重担压在沈母一个人身上,那个时候她一个人工作得养活弟弟妹妹,心累心苦,只有她自己知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