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节(2 / 4)
那时候,宁国大长公主倒已有了做姐姐的模样,连忙上去把幼弟抱出去躲难。她是个极温柔腼腆的少女,话说多了就容易脸红,也拿自己混世魔王一般的弟弟没法子,总是用忧心忡忡的目光看着弟弟,叹气:“你这样整日里胡闹,以后可怎么办?”
傅长熹含着一颗梅子,漫不经心的吮吸着梅子味道,嘴里酸酸甜甜的,含糊应道:“以后再说呗。”
那会儿,他真真是被惯得不成样子,还很有自己的主意,脾气也倔。
记得有一回,他生病了又闹别扭,就是不肯吃药,宫人端一碗药来,他便要砸一碗,就想着自己捱过去。吴皇贵妃索性由了他,想着吃够了苦头就知道要吃药了,孝宗皇帝却亲自捧着药碗,逗他笑,哄着他吃。
那会儿,他亲近父亲更胜于母亲。
后来,和亲诏书下来,宁国大长公主要和亲北蛮,她最后一次用那忧心忡忡的目光看着弟弟,含着泪,口里说的却是:“长熹,你该懂事了。我去后,你要照顾好父皇和母妃,照顾好自己……”
可惜,傅长熹自小就不是个懂事的性子,那日晚上,他直接闯进了乾元殿,质问孝宗皇帝:“献女求和,譬如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不知父皇有几个女儿?能得几年太平?”
孝宗皇帝第一次对幼子变了脸色,厉声叫人将这个最心爱的儿子赶了出去。
宁国大长公主到底还是出嫁了,她死在北蛮,死讯传来后,孝宗不置可否,吴皇贵妃却病倒在了榻上,奄奄一息。
那时候的孝宗皇帝已鬓生华发,再看不清年轻时的英姿勃勃,他就像是寻常的男人一般殷切的握着爱人的手,含泪道“必不叫宁国的牺牲白费,这万里江山,将来终是要传给我儿的。”
因着他这一句话,吴皇贵妃至死都放不下心,没办法合眼——她的女儿为这江山远嫁北蛮,流泪断命,难道她的儿子还要为着江山一生辛劳,如孝宗皇帝般做一辈子的孤家寡人?
江山?江山!
这江山真就这么重要?!
吴皇贵妃去后,孝宗皇帝将傅长熹送去了王皇后膝下。
人人都说孝宗皇帝是思念吴皇贵妃,再见不得这个幼子。可傅长熹却是心知,他这是想将自己养在王皇后膝下,至少坐实了半个嫡子的名分,也让自己与王皇后所出的三皇子培养出感情,日后兄友弟恭,自是好事。
然而,傅长熹却从来都不肯如他的意,他将那赐婚圣旨丢到孝宗皇帝脸上,一字一句的与他道:“您只管自己去做千秋万代的美梦!反正,我这一辈子,不娶妻,不留嗣,就是死了,也断不会叫您高贵非凡的血脉从我这里流传下去!”
那时候,他年轻气盛,直接就从京城跑去了北疆。
孝宗皇帝沉默了好几个月,傅长熹心知他是再等自己回头或是妥协,可是傅长熹没有回头,他的心意却是坚定如磐石,最后,孝宗皇帝只得如同过去纵容幼子淘气般的为他妥协,下了令他就藩北疆的诏书。
此后数年,父子相隔万里,少有相见之日。
直到有一年,他打了很大一个胜仗,几乎要打入北蛮王帐里,京城送来许多的东西,还有三坛酒——那是女儿红,埋了很多年的女儿红。
傅长熹喝得酩酊大醉,抱着酒坛醉倒在王府院里,仰头去看天上明月,只一瞬便想起了过去的许多年,想起当年的那些事。
很多年前,孝宗皇帝抱着吴皇贵妃,两人同坐在一张躺椅上,笑看着在梧桐树下玩闹的一对儿女。
风吹过梧桐叶,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
吴皇贵妃微微侧头,闭目倾听那风声。她像是想起了什么,眉目柔和,含笑与儿女说起当年的事:“我生宁国时,受了很大的罪,险些就要没命了,当时真以为这辈子都只有这一个女儿了……你们父皇伤心的不得了,抱着我的手,偷偷掉了眼泪,晚上时还偷偷一个人在这梧桐树下埋了好几坛子女儿红。”
“结果,酒埋到一半,他自己倒是先喝了个大醉,醉醺醺的回来与我说,女儿最不好了,养大了要嫁人,都不知道疼爹娘!”说着说着,吴皇贵妃忍不住就笑了。
孝宗皇帝颇觉没面子,仰面躺在躺椅上,拿书遮着脸。
吴皇贵妃便接着往下说:“那时候,他念念叨叨的,我被他念得险些睡不着,好容易闭了一会儿眼睛,又被他吵醒了——他还悄悄与我嘀咕,也不知道以后哪家的混小子能娶到我们的小公主,到时候,我们再把这酒挖出来,大醉一场……”
宁国大长公主羞红了脸,低着头,腼腆的道:“我才不嫁人呢,我要一辈子陪着父皇和母妃。”
吴皇贵妃笑着抚摸长女的乌发,柔声道:“真是傻孩子,哪有不嫁人的?”
傅长熹却仰起脖子,很不客气的道:“要是你不嫁人,父皇埋的酒能送我吗?我娶媳妇用!” ↑返回顶部↑
傅长熹含着一颗梅子,漫不经心的吮吸着梅子味道,嘴里酸酸甜甜的,含糊应道:“以后再说呗。”
那会儿,他真真是被惯得不成样子,还很有自己的主意,脾气也倔。
记得有一回,他生病了又闹别扭,就是不肯吃药,宫人端一碗药来,他便要砸一碗,就想着自己捱过去。吴皇贵妃索性由了他,想着吃够了苦头就知道要吃药了,孝宗皇帝却亲自捧着药碗,逗他笑,哄着他吃。
那会儿,他亲近父亲更胜于母亲。
后来,和亲诏书下来,宁国大长公主要和亲北蛮,她最后一次用那忧心忡忡的目光看着弟弟,含着泪,口里说的却是:“长熹,你该懂事了。我去后,你要照顾好父皇和母妃,照顾好自己……”
可惜,傅长熹自小就不是个懂事的性子,那日晚上,他直接闯进了乾元殿,质问孝宗皇帝:“献女求和,譬如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不知父皇有几个女儿?能得几年太平?”
孝宗皇帝第一次对幼子变了脸色,厉声叫人将这个最心爱的儿子赶了出去。
宁国大长公主到底还是出嫁了,她死在北蛮,死讯传来后,孝宗不置可否,吴皇贵妃却病倒在了榻上,奄奄一息。
那时候的孝宗皇帝已鬓生华发,再看不清年轻时的英姿勃勃,他就像是寻常的男人一般殷切的握着爱人的手,含泪道“必不叫宁国的牺牲白费,这万里江山,将来终是要传给我儿的。”
因着他这一句话,吴皇贵妃至死都放不下心,没办法合眼——她的女儿为这江山远嫁北蛮,流泪断命,难道她的儿子还要为着江山一生辛劳,如孝宗皇帝般做一辈子的孤家寡人?
江山?江山!
这江山真就这么重要?!
吴皇贵妃去后,孝宗皇帝将傅长熹送去了王皇后膝下。
人人都说孝宗皇帝是思念吴皇贵妃,再见不得这个幼子。可傅长熹却是心知,他这是想将自己养在王皇后膝下,至少坐实了半个嫡子的名分,也让自己与王皇后所出的三皇子培养出感情,日后兄友弟恭,自是好事。
然而,傅长熹却从来都不肯如他的意,他将那赐婚圣旨丢到孝宗皇帝脸上,一字一句的与他道:“您只管自己去做千秋万代的美梦!反正,我这一辈子,不娶妻,不留嗣,就是死了,也断不会叫您高贵非凡的血脉从我这里流传下去!”
那时候,他年轻气盛,直接就从京城跑去了北疆。
孝宗皇帝沉默了好几个月,傅长熹心知他是再等自己回头或是妥协,可是傅长熹没有回头,他的心意却是坚定如磐石,最后,孝宗皇帝只得如同过去纵容幼子淘气般的为他妥协,下了令他就藩北疆的诏书。
此后数年,父子相隔万里,少有相见之日。
直到有一年,他打了很大一个胜仗,几乎要打入北蛮王帐里,京城送来许多的东西,还有三坛酒——那是女儿红,埋了很多年的女儿红。
傅长熹喝得酩酊大醉,抱着酒坛醉倒在王府院里,仰头去看天上明月,只一瞬便想起了过去的许多年,想起当年的那些事。
很多年前,孝宗皇帝抱着吴皇贵妃,两人同坐在一张躺椅上,笑看着在梧桐树下玩闹的一对儿女。
风吹过梧桐叶,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
吴皇贵妃微微侧头,闭目倾听那风声。她像是想起了什么,眉目柔和,含笑与儿女说起当年的事:“我生宁国时,受了很大的罪,险些就要没命了,当时真以为这辈子都只有这一个女儿了……你们父皇伤心的不得了,抱着我的手,偷偷掉了眼泪,晚上时还偷偷一个人在这梧桐树下埋了好几坛子女儿红。”
“结果,酒埋到一半,他自己倒是先喝了个大醉,醉醺醺的回来与我说,女儿最不好了,养大了要嫁人,都不知道疼爹娘!”说着说着,吴皇贵妃忍不住就笑了。
孝宗皇帝颇觉没面子,仰面躺在躺椅上,拿书遮着脸。
吴皇贵妃便接着往下说:“那时候,他念念叨叨的,我被他念得险些睡不着,好容易闭了一会儿眼睛,又被他吵醒了——他还悄悄与我嘀咕,也不知道以后哪家的混小子能娶到我们的小公主,到时候,我们再把这酒挖出来,大醉一场……”
宁国大长公主羞红了脸,低着头,腼腆的道:“我才不嫁人呢,我要一辈子陪着父皇和母妃。”
吴皇贵妃笑着抚摸长女的乌发,柔声道:“真是傻孩子,哪有不嫁人的?”
傅长熹却仰起脖子,很不客气的道:“要是你不嫁人,父皇埋的酒能送我吗?我娶媳妇用!” ↑返回顶部↑